散文 浅析小孟林《南塘清韵》
文/道可诗余斯文

风,带着山下的湿润与温暖,漫过接二连三的湖泊和池塘,柔身挤弄着,亲抚着那碧澄一片,千姿妩媚,色艳芬芳的南塘荷花。荷叶摇风,荷花弄巧,一花一叶,一叶一花,簇拥着,依偎着,拥抱着,缠绵着。光与影,浓与淡,岚与烟,疏与密,虚与实,交织着,映衬着,辉煌同在,香色共盈。这就是小孟林心中的南塘清韵,笔下的清韵南塘。
她捕捉了花的艳丽,放开了,放大了花的盛开,把荷叶后面的花勾画得好像比身前的荷叶还大。其实,这也正是小孟林之妙笔,把观赏者错觉导入到了对花的艺术渲染,对花的热爱,对花的纯洁与崇高的顶礼膜拜。其实,它也就是一群簇拥的荷花,彼此顾盼的荷花,团结和谐的荷花,群芳不争艳,浓淡总相宜的荷花。她用淡墨轻勾,点线结合,于云气中,于空白处,把荷花一朵或一片,安排得错落有致,维妙维肖。花虽不见色,但见灼灼其华,滢滢其光。花之韵,唱响闪烁在荷塘的艺术交响曲中。
荷叶呢?笔者认为,画荷,最见长,最见技巧,最见艺术功底的,还是画叶。无论水墨浸染,浓淡泼洒,形态勾勒,其笔墨功夫稍有逊色,就决定了此荷花作品的品质,美感和雅趣高低。
叶,其态,有扬的,有抑的,有开的,有半开的和完全未开的,有交织,有披纷,有横如棍挡,有立如剑出,有亭亭华叶田田,也有铮铮铁杆参差。
其色,有明有暗,有浓有淡,有枯有润,有游光千变万化,色彩斑斓,还有聚光耀眼,高标出镜。整幅画,以三片大荷叶,构成侧立三角形状,左上光亮充足,一叶色浅温润,花与叶交融,和谐韬光,阳气充盈。右上左下两叶,墨色饱满,厚重稳健,将画阴阳对角划分,左上阳,右下阴,很符合道家的审美规律和要求。道家认为,阴柔阳刚,阴滋阳发,所以,几乎所有的出水小荷,都在右下方,茁壮成长。且三、四枝未开小荷,鲜活多姿,成众星捧月状,托起了已经丰盈盛大,光鲜亮丽,阴阳和谐的荷叶荷花,还预示着继往开来的南塘,生机勃勃,风韵长存。
南塘清韵,是一幅荷图,也是一幅人生画卷,更是一幅社会生态的状写。故调寄《西江月》词一首。
叶下无光见影,花中没色盈光。
南塘清韵醉流觞。最是风流倜傥。
不怕风尘袭抚,自然清静消长。
荷花绚彩叶悠扬。得道阴阳盛壮。
2019.06.22北京昌平白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