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张卫强的《写诗》
所有的风填不满夜色
却驱使着文字
再一次
猎杀
孤独的暗香

作者以“孤独”作为引渡,让我们了解他之所以“写诗”的动机。孤独感是放诸四海,古今皆然;它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孤独的形式和载体是多样化的,对文人墨客更是姿彩纷呈,形成诗歌创作中最常见也是色彩最绚丽的一大支流。
孤独有暗香吗?成语中有“疏影暗香”(或暗香疏影)一词,出自宋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张卫强“孤独的暗香”,我想指的是梅花的暗香,被作者借之代称“孤独的暗香”。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圣洁孤傲的品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本诗的作者应是受了梅花的感召,因而借诗以明志。诗不以内容取胜,而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表达——为了抗拒孤独而写诗。然而,在写诗的“过程”中,却再次的将这散发着暗香的孤独给“猎杀”了。正是这种复杂,自相矛盾的心态,形成文字的张力!
“所有的风填不满夜色”,这句诗蕴含一动一静的态势,显示黑夜的广阔无边,个人是无法与之对抗的。黑夜也使人感到孤独无助,忐忑不安,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对称,在于表现文字(诗)的魅力,只有文字能将风和夜色切割,却不经意的一次又一次的“猎杀/孤独的暗香”。看来,两者不能兼得,孤独是一种美,对爱写诗的人来说,此美难以独享,一旦诗的灵感纷至沓来,孤独就被暗杀了,有喜有悲,有乐有忧,喜的是得诗,忧的是夜色不能填满。
短诗不易写,但给予人欣赏和想象的空间却是广阔的,这是一首经得起反复嘴嚼的诗。

怀鹰,原名李承璋,福建南安人,新加坡公民,曾做过电视台华语戏剧组编剧,媒体城记者,撰稿人及导播,《联合早报网》高级编辑,书写文学网主编,目前为专业作家。
获国内外25项文学奖项,第一届《城市文学奖》冠军,《宗乡文学奖》小说组及散文组冠军,第一届《新华文学奖》推荐奖,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青年文艺创作高级组获奖人等。主编过《青年文艺双月刊》《新加坡文艺》《新加坡小小说》《新城小作家》《创新诗刊》《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等。出版过25部包括散文,散文诗,小品,评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等著作。
张卫强,笔名风,山东莱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