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祭 祖 先
張秀祥
仲夏时节,万木葱茏。我和老伴带着5岁的小孙子,来到了陕西黄陵县拜祭祖先一一轩辕黄帝。
下了旅游大巴车后,经过沮水桥,沿着石阶而上,来到了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轩辕广场,气势恢宏。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共计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黄帝陵古称古轩辕黄帝桥陵,它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沮水之旁的桥山。所谓桥山,是因山形象桥,故以得名,它占地面积为333公顷,6万多古柏参天遍野。沮水环境,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常青,环境十分的幽雅。
按照拜祭的规距,拜祭黄帝是‘’先祭庙,后谒陵。‘’所以,我们首先来到了黄帝庙拜祭。黄帝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呈四方形,庙门朝南,居高临下,气势雄伟,门额上大书‘’轩辕庙‘’三个大字。黄帝庙最早建于汉代,占地面积约9.33公顷,庙院长140米,宽84米。主要建筑有庙门、诚心亭、碑亭和人文祖殿。东侧为碑廊,西侧为文物展室。庙内共存放古今石碑五十余通。包括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的诗文、题字和祭文。
拜祭完黄帝庙,我们又来到了黄帝陵拜祭。黄帝陵位于桥山的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围长48米,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花墙。陵前大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4个字,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再往前有祭亭,红柱绿瓦,四角飞檐,亭中石碑刻有‘’黄帝陵‘’三个大字,这是1958年郭沫若所书。
据当地民间流传的俗话说:‘’汉代立庙唐朝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做黄帝,登基都不忘祖先。‘’根据史料记载,黄帝陵自西汉以来,就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寝陵。自明、清时期以来,在桥山祭祀黄帝陵就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公元1921年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派员前往桥山祭祀黄帝陵。1935年,民国政府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1937年清明节,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毛泽东同志亲自撰祭黄帝陵文。根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就先后有20多位黄帝祭祀或致祭文。建国后,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内外同胞专程到黄帝陵谒陵祭祖。
这正是‘’沮水汤汤,桥山苍苍。巍巍祖陵,源远流长。轩辕黄帝,青史垂芳。中华文化,自此方張。‘’孙中山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经挥毫写下《黄帝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千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世界闻名,唯有我先。‘’对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给予高度评价。
‘’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黄帝陵,乃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部落这一代繁衍生息的历史佐证,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称号。
树有根,水有源。今天,在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时刻,我们祭拜祖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前行,就一定会使我们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9.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