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屏阳中学赋 》
作者/李宗庆
登屏阳之高楼,望洛水之浩渺,思史迹之运行,遂欣然而神往。先贤剑石文甫君以天下忧乐而忧乐,赤胆建校,忠心为国,其言其行可以清肺腑涤心肠。后继者兆国君以大爱无疆为宗旨,千里支教心照日月,情系屏阳义动天地,其行可以诲今人启来者。试观乎浩荡洛水,汇千支百流而不自得,辟山开路奔黄河润大地以涌热血。育古个之思智,冶民族之风格。其丰功伟业唯锦屏之青松,洛水之明月堪与评说!登斯楼观今貌者能不慨然有所思乎!借老区之淳厚民风,导华夏之奉献精神,依锦屏之奇峻,塑学子之灵魂。况今非昔比,得上海之义举,徐汇之浓情,楼经拆毁而重建”名.逝数载而复返。此乃老区民众之幸,屏阳师生之福也。远观东流洛水,橡胶坝筑成水面龙官,道道彩虹飞渡,卧波十里接南北,万家灯火宜洛城。平莲路沿门而过,南车路交叉相通,东连川洛,西达三门,北依锦屏南及`荆楚。得天时地利之便,兼申城义重人和之机。屏阳腾飞己非梦想,豫西明珠重扬美名。历史多情,时易世移,玉宇名楼在人间,《屏阳中学》驻mei城,休言人生易白头,旧貌新颜乐无穷。
《二00四年冬草就》
作者曾在该校任教多年
附:
屏阳中学介绍
河南省宜阳县屏阳中学位于河南洛阳赵堡乡东赵村,是中共宜阳地下党组织在东赵保创办的一所中学。
学校简介
1938年1月,为了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中共豫西特委派张剑石回宜阳后在赵保玉皇阁创办“宜阳县师附中东赵保分校”,并任分校主任(校长)。上级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孔岳先(晓村)、徐文华(素仁)、朱之闻、赵炳文(文甫)、徐敏文、叶友泉、杜丽生,高宏和进步青年王维君(慎之)、于克志、沈秀兰、苏彩惠等任教员。赵保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张新民、张兆汉、张祥吾、何逢其到校工作。
历史
1939年9月正式开学,首届招收1个班,50多名学生。大门里分左右两个院区。左侧临街房为“大众图书馆,存有马列和毛泽东著作及《新华日报》、《老百姓报》等革命图书报刊。院内面向北墙上一位抗日战士,手执长枪,上着刺刀,向日本侵略者冲去。礼堂两侧墙上,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个大字。大礼堂前的高墙上画着一群农民,为支援抗日前线,扛着锄头去开荒的情景。孔岳先等创办《大家谈》专刊,学校组织“怒吼歌咏队”演出时大幕上写着“唤起民众”4个大字。
赵保中学的抗日救亡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为了防止意外,1940年2月张剑石被调到豫皖苏边区,派赵炳文(文甫)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工作。3月宜阳县国民党当局抓捕赵炳文等共产党员的阴谋彻底破产后,5月校董委会研究决定:将校名改为“屏阳中学”由王敏卿任校长。
1943年6月,国民党第一战区豫西警备司令部工作队到赵保进行特务活动,学校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944年5月,日军侵入赵保,学校教师撤走,校舍被焚,学校停办。解放后,赵保人民创办宜阳一中赵保分校,后发展为宜阳第三初级中学、赵保高中。19
8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复名“屏阳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