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作者与中国著名作家,小说评论家,编导,书法家袁茂林老师合影)
刘艳英长篇小说《云山记事》之四
一路上,父女俩惊动了不少人。这老兵孙长河“死而复生”的消息立刻在村里炸开了锅。人们纷纷涌向老兵,有慰问的、有谢恩的、有看热闹的……用现在的话说,老兵是爱国英雄、新闻人物、成了当下的焦点。
莲花的继母张敏芳,在家里听到外面沸沸扬扬的喧嚣声,便颠着小脚碎步跑出来。开门一看,她的表情瞬间冻结。心想,俺这是做梦?还是看花了眼?她使劲地揉着老花眼,眨巴了好几秒。当再次与父亲四目相对时,她的心“咯噔”一下子跳起来。母亲嘴唇哆嗦着,眼含泪花儿:“老不死的,你,你可回家了!”

父亲一步跨进门槛,拉着老伴的手风趣地说:“去见阎王爷,人家不要俺啊,老婆子。”
父母手拉手回屋。这是在母亲的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和她这样亲热。年轻时光顾着打鬼子保国家了,而今,父亲已经老了,在经历了生死离别的苦难后,父亲多想有个伴呀! 母亲兴奋地喊起来:“大宝! 小宝! 快来见爹。”
两个孩子早就看见了,鉴于二老亲热又不好意思地躲进屋里。这会,听到母亲喊他们了,便排着队出来“见驾”。大宝隐约记得父亲,小宝背后生,印象里没有“父亲”这个概念。让他喊爹他就喊,只是,嗓子里发出来的蚊子般“哼哼”声是用来应付妈妈的。

父亲一手拉着一个儿子,心里这高兴啊,儿子,命根子,孙家的骄傲,俺老孙的福气,要是那俩丫头也是儿子,俺老孙的胡子撅得就高啦!
当父亲得知,老母亲去世,妻子为他立了坟?莲花已经嫁给国民党俞大炮之子俞峰。
他响炮似的朝母亲炸开了:“你是不是疯了?老糊涂了?!”

倒不是为他的空坟,而是老婆不应该敌我不分,把女儿送进火坑里。这让他怎么能对得起前妻青梅呀?他心里五味杂陈,老泪纵横,朝着老母亲的房间跪拜亲娘。
母亲用宽恕和理性的心态说服他,安慰他,可怎么也浇不灭他胸中的怒火与悲痛。
门外,几个老友听到老孙在家里吃了炸药似的便进来了。平息,叙旧,关怀,很快就拉近了老朋友之间的距离,争吵和埋怨就此搁下。
“大宝你快去刘屯叫你姐姐去。小宝你烧水,俺杀鸡给你爹压压惊。”母亲吩咐着。

大姐荷花在家里准备做午饭。忽听院门“咣当”一声,便急忙从屋里出来。见弟弟气喘吁吁慌里慌张的样子,便问:“大宝,你怎么来了?狼狈不堪的,家里有什么事?”
大宝急得话都不会说了,上气不接下气地吞吐道:“爹……快走……爹没死,快回家。”
荷花终于明白,原来爹还活着。此时,荷花的魂早就飞了,一是惊飞的,二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的。她没顾上梳洗更忘了有身孕,说声:“快走。”大宝便随着姐姐风儿似的飘走了。刘智随后,边追边喊:“慢点,慢点!等等我——”
见了父亲,荷花悲喜交加,满肚子词语不翼而飞,更不知从何说起。她拉着父亲的手,“爹呀,你这几年上哪去了?俺们都以为你被炮轰飞了……”
父亲看看女儿满心欢喜。看看妻子,好一阵感激。想想自己多年离家,妻子竟把一大帮孩子养大成人而且个个潇洒漂亮,真了不起。父亲从小就喜欢荷花。她是最幽默,最听话,最懂事,吃苦受累最多的孩子,她不像莲花那样倔强。前妻用生命保住的两个女儿,如今长得全像妈妈,这难免勾起父亲心中的千头万绪。
多年来,他想着自己的前妻青梅,每当想起,他的心就痛,痛得流出血来。他欠妻子的太多太多,今生无法补偿了,他只能把欠妻子的债多多补偿给两个女儿。父亲拉着妻子和孩子坐在炕沿上,内心的痛楚尽情诉说……
在最后那场抗美援朝战役中,父亲受了重伤。是一个幸存的战士发现了血泊中的他尚有一点气息,便冒死相救,几经危难死里逃生,父亲这才侥幸被送到后方医院。他昏了五天五夜,醒来的第一句话就问:“敌人……打退了吗?受伤的战士得救了没有?”
在场的伤员战士无不感动得流泪。当医生问他名字时,他摇头。问他家在哪?还是摇头。
父亲失忆了,可他还记得受伤的战士,还记得可恨的日本鬼子。救他的战士也不认识他是谁,衣服上的名字砸飞了。全连只剩下他一个人,所以,没人认识他是谁,没人知道他的家在哪儿。 几个月后,父亲恢复了身体,可记忆依旧。虽说保了命可他瘸了腿,再也没能力去前线打先锋了,于是,他就给战士们做好后备军。
流年踏浪,潇潇岁月。父亲象个没有记忆的孩子与大部队形影不离!

刘艳英,网名,月光下的凤尾竹。省作协会员,青岛市作协会员。莱西作协理事。文学主编,执业中药师,高级营养讲师,中医手诊面诊。作品见山东省《农村大众》山东省《时代文学》《青岛文学》《大西北诗人》《莱西文学》《知音》等以及各大网站,公众号。2014年出版发行28万字长篇小说《云山记事》《冰封夏日》《四朵蓝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