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英长篇小说《云山记事》连载之二
小兵哭了
一个月后。在一次行军路上,父亲竟“呜呜”地哭起来,谁也劝不住。大部队走进一片树林休息时,连长见他还在哭,便坐到他身边,有意扯着嗓门讲故事:“从前呀,有一个小孩,嘴巴长在头顶上……”
父亲歪着头,瞟了连长一眼,心想谁家的孩子嘴巴会长在头顶上?
连长接着说:“因为呀,孩子太小,离家当兵想家呀,便昂起头“哇哇”大哭,他哭着走着,走着哭着,不知走了几天,也不知走了多远。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闪电雷鸣,接着,瓢泼大雨倾盆地下起来了……”
听到这里,父亲哭声嘎然而止,他一边摸泪 一边问:“连长,那个小孩灌死了没有?”
战士们哈哈大笑……父亲恍然大悟,破涕为笑!

父亲十六岁那年,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十月底回家。迫于父母的压力,他与后山村的姑娘徐青梅结了婚。新娘子十九岁,如花似玉,温柔贤惠,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良家女子。
她给了他温情脉脉,柔情似水。父亲给了她百般呵护,至诚至爱!可是,战争年代,
时间不允许父亲儿女情长,卿卿我我。很快,父亲带着她的心,带着父母的牵挂和嘱托归队。
临行,青梅把他送过云山,手牵手心贴心,难分难舍……

父亲用眼神告诉她,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平安,我必须冲锋陷阵去!我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血性的奉献!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来了,血性奉献的时候到了。父亲的眼里溢出了泪。俩人默默相望,似乎都在祈祷着对方,一定要活着,好好地活着!
父亲一去就没了消息。新媳妇有了身孕,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婆和他的家。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忙着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想念丈夫,盼望着八路军能早日赶走小鬼子,他好快点回家。
盛夏,流火的脚步沓然而至!新媳妇生下了双胞胎女儿。他仍然没有回来。
爷爷孙志坚说:“这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姐妹俩名字也有了:姐姐叫荷花,妹妹叫莲花。”

当荷花和莲花刚刚过了百日的一天,村里传来一个坏消息:二鬼子要进村啦!随着众乡亲的高声呼喊,锣鼓喧天,全村人乱了阵脚。哭的哭,嚎的嚎,鸡飞狗跳,牛马嘶叫。乡亲们推着车的、背着娘的,拖着孩子抱着干粮,没命地跑。转移,不是每个人都能转的了。老弱病残的、生孩子的,如果家里有男人推着没问题。这不,莲花的母亲青梅,带着一大家子人行动太慢了,没等她们走出家门,二鬼子便从云山后蜂拥而来,直奔村子。

枪声,已在门外响起!爷爷一看走不掉了,便招呼媳妇:“快把孩子藏进锅灶。”说着,他把老伴藏进石磨底下的空洞里,堵上草并吩咐:“不管发生什么事,千万别出声别出来。” 爷爷把儿媳妇藏进风箱洞里便匆匆出了门。
这次二鬼子进村,是汉奸领着,这些专门替鬼子办事的叛徒,指引着二鬼子专杀八路军家属。这次的叛徒竟然是对面胡同的俞老大!爷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着狼狈为奸的俞老大,他气得七窍生烟忍无可忍!他指着俞老大的鼻子痛骂:“你不是人,你伤天害理,你不得好死……”没等爷爷骂完,便中弹倒在血泊中,可是,爷爷的眼睛愤然难瞑。
二鬼子进了院子,疯狂地搜着、砸着,恨不得挖地三尺斩草除根。当他们冲到里屋时,发现了露在风箱洞外的新媳妇的半只脚?鬼子们饿狼般扑上去……
1944年10月4日,年轻的母亲青梅含恨而去。

再说父亲,自从那次离家后,一直和鬼子打游击战,不把鬼子赶出中国,哪顾上回家?同年10月6日这天,大部队行军至牛溪埠镇甲瑞村暂住。晚上,父亲躺在草席上,翻来覆去难入睡,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甲瑞到武备三十里路,走回家也就几个小时,可他是战士,不能违犯纪律!他牵挂着父母和自己的媳妇。听说武备附近屡遭鬼子侵犯。爹娘啊,你们可要好好的。再想想新媳妇,刚过门就“守寡”也不知有没有孩子。他有点后悔,转念一想,要做英雄就不能反悔,何不来个“金蝉脱壳”?此时已是凌晨,风高月黑,谁会在意?

当父亲跑到村口,天已蒙蒙亮。村子里传来慌!慌!慌的狗叫声和隐约的哭声。看来村民一定遭殃了,父亲的神经立刻绷紧!正在此时,村子里走出一个挑着水桶的老者,无精打采,垂头丧气,那不是王大爷吗?父亲见了久别重逢的老乡,激动地跑上去。
王大爷一愣:“长河?”顿时,老人肩上的扁担滑落了,嘴唇颤抖,老泪纵横。
“孩子呀,快回家看看吧,你爹和你媳妇全被鬼子杀了。孩子,要挺住啊……”
父亲“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家,又怎么哭昏在爹和媳妇面前的。醒来时,母亲抱着他哭得死去活来。忽见媳妇身边躺着一对几个月大的婴儿?正“咿呀咿呀”地哭着给爷爷和妈妈守灵。

此时的他,如雷轰顶怒目圆睁,气得嗓子都哽咽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发疯似的爬过去,掀了媳妇身上的被子,大喊:“青梅!快回来呀,我是长河……”
妻子青梅,安静地“睡”去了。脸上的血迹和乱世的浮尘已洗得干干净净,身上也换了衣服。他不死心,急忙掀开媳妇的衣服,看看伤在哪里,如果伤的轻,能不能救活?
当他看到媳妇身上的伤口已经腐烂,臃肿得不堪入目时,只觉得头“嗡嗡”响,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牙咬得“咯吱咯吱”响。他恨不得抓住俞老大,砸他一个脑浆崩裂!他更恨日本人和二鬼子,恨得要死。小日本你妈的,打不死你们,国难宁民难安!
父亲抱着女儿涕泪横流:“孩子,爹对不住你们。记住你娘的仇,记住国仇家恨!”
两个婴儿“哇呀哇呀”地哭得好揪心!滚烫的泪水漫过了父亲的臂膀……

安葬了亲人,父亲遥遥跟上了行军队伍。这个坚强的小兵,他的眼里是含泪的,因为父亲死了,媳妇死了,死在日本人的魔爪下,汉奸的刀下。
父亲带着国仇家恨冲向了战场,杀向敌人的“心脏”!刺刀在他手里随风挥舞,敌人的脑袋被砍瓜切菜般骨碌一地。顿时,脑浆迸裂,黑血喷涌……
那次战斗中,父亲杀红了眼,一直杀得天昏地暗腿脚发抖。他的汗流干了,血淌了一地,满身的刀口渗出了鲜红的血,在拼命撕杀过程中汨汨有声地流淌着、流淌着……

战友们轮流背着他,谁也舍不得丢下他,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
那次,父亲是带着重伤回的家。母亲在祖宗面前发誓,非让他留下孙家的根再走。
父亲又一次结婚了,这次的新媳妇是本村姑娘张敏芳。姑娘敬佩英雄,自愿嫁给他,愿意抚养他的母亲,照顾两个孩子。前妻的死对父亲的打击太大了,他原本不想再娶妻。可过去的年代,父母之命不可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小兵又哭了……
待续……

刘艳英,网名,月光下的凤尾竹。省作协会员,青岛市作协会员。莱西作协理事。文学主编,执业中药师,高级营养讲师,中医手诊面诊。作品见山东省《农村大众》山东省《时代文学》《青岛文学》《大西北诗人》《莱西文学》《知音》等以及各大网站,公众号。2014年出版发行28万字长篇小说《云山记事》曾在北京,省,市征文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八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