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斗鹰

题雄鹰
文/玄中古易

大鸟伏翼坐山桩
凝光蓄锐待天苍
它日直上重云去
横扫八风荡九阳

“横扫八风荡九阳”?
飞蛾扑火没声响。
胆感牺牲性无知,
勇哉匹夫炽灰凉!
(文/心中友爱)

七绝 (新韵) . 雄鹰
文/学海无涯

云中百鸟我为首,
万里长天称霸王。
展翼高飞奎壁去,
瑶池当砚写文章。

七绝 (新韵) . 雄鹰
文/学海无涯

云中百鸟余为首,
万里长空做霸王。
展翼高飞天外去,
瑶池当砚写文章。

瑶池当砚写文章,
鹰翼带墨诗天下。
际阔天高任由翔,
喙钩睛锐慑魍魉。
(文/心中友爱)

瑶池当砚写文章,
海阔天高任傲翔。
鹰翼写诗成墨雨,
喙钩睛锐慑魍魉。
(文/学海无涯)

叹词殇
文/朱西遇

诗书画词样,
文人皆趋赏。
底蕴若不到,
空吟无序章。

诹文事
文/朱西遇

平凡百姓强糊口,
文人儒繁词章愁。
可怜天下文章事,
文诹词诹到白头。

七绝 . 答友人
文/学海无涯

旧体诗词须上口,
不知平仄使人愁。
只求押韵简单事,
难在虚心到白头。

七绝 . 答友人
文/学海无涯

旧体诗词须上口,
不知平仄使人愁。
只求押韵寻常事,
难在虚心到白头。

诗歌的发展史
辑/学海无涯

诗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四言为主的《诗经》,到长短不一的楚辞,又到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四言五言并行,直到唐初才出现了七言的长诗。

到了中唐,人们对很长的叙事诗不太感兴趣了。于是有了短小精悍的律诗和绝句。五言七言并行,统称律绝,也叫格律。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吟哦出来抑扬顿挫,有音乐感。如果一句里都是平声或仄声,就不好听了。

因为格律诗太束缚人 ,而且光这种格式也单调,于是出现了宋词,也叫长短句。

到了元朝,又在宋词基础上形成了散曲。
(从括号开始是我个人的观点。散曲太散,太随便,又是在蒙古人铁蹄践踏下形成的,所以有明以后便不再流行,而回复了格律诗)

明清两朝非常重视格律诗,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凡秀才以上,举人进士都很会作诗。这个情况从《红楼梦》可以看出来。

五四运动之后,提倡白话文,于是也就有了现代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