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真传》(原创散文)
作者:享有扇壶
创作于2017年
记得去年父亲节,那是父亲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父亲节,我为了纪念父亲,发过一篇短文,主要写父亲爱花和种花。今天我将父亲手把手教我做美食的快乐回忆,叙述一番。
我们的祖籍是江苏武进。父亲年轻时,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更多的时候可以说都是在革命。那时闲暇的时间很少,种花,做美食都属于小资产阶级格调,在那个时期是要被禁止的。因此做美食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那时父亲已经离休了。
提起做美食,我记忆深刻的,是那对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笋豆‘’和‘蜜枣’了!
先说笋豆,基础材料就是黄豆。将干黄豆用清水冲洗干净,水泡5~6小时,泡发后放在锅中,加水刚好没(音沫)过豆子,放八角适量,开始煮,煮到八成熟,放酱油少许收汤,汤快干再放白糖少许,再收汤出锅。出锅的笋豆粘稠挂浆,形似琥珀珠粒,晶莹剔透;味道鲜美可口。以至于我一直认为鲁迅笔下孔乙己中提到的茴香豆就是这个。(因为放了八角,又叫大茴香的缘故吧)!后来发现孔乙己酒店吃的茴香豆原料是大蚕豆,鲁迅也没在文中介绍茴香豆到底是啥,大概绍兴的茴香豆是蚕豆吧?虽然蚕豆总有股臭味,也属于闻着臭吃着香范畴吧。

再来说说蜜枣,也是要收汤的。做法更是简单:选取当然最好是‘密云小枣’,其它枣也行。洗净入锅加水少许煮,开锅后撇去白沫,慢慢熬煮,收净汤汁即成。做成的蜜枣,色如盘玩百年的核桃,红中透黑,油光闪亮。这品尝起来甘甜无比的蜜枣,有谁知道当时煮它的水是苦涩的呢?这大概也像人生吧——熬到苦汁尽,自有甘甜来!
父亲做的家常热汤面,煨好的肉片是汆入锅中的,味道甚是鲜美。

父亲做事仔细认真是出了名的。16分音符节奏切出的土豆丝,根根可以穿入针别儿;这大概也可能是深得我们淮阳大煮干丝中切豆腐干丝的真传吧!而老人家擀出的馄饨皮薄的能赛过高丽纸;
认真去体会,父亲所传不是这吃食有多美味,也不是其制作技法有多高深,真正的内涵,是他老人家一生对生活的态度,我体会只是两个字——“朴素”。
这才是——父亲的真传。
(父亲节,献上散文一篇,谨表纪念)
精华美句:出锅的笋豆粘稠挂浆,形似琥珀珠粒,晶莹剔透;
色如盘玩百年的核桃,红中透黑,油光闪亮。
这品尝起来甘甜无比的蜜枣,有谁知道当时煮它的水是苦涩的呢?这大概也像人生吧——熬到苦汁尽,自有甘甜来!
16分音符节奏切出的土豆丝,根儿根儿可以穿入针别儿。
作者简介:
人家都说“严父慈母”,我却有着一位心怀大爱的“慈父”,这大爱,影响着作者的一生;父亲也进而将这“大爱”倾注给了作者的女儿。
鲁迅有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作者却是为了“传承”。本文从生活小事入笔,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