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愧父亲》
山西芮城 杨学亮
题记:马上到父亲节了,想写点东西表达自己对父辈的爱与祝福,浮躁的自己不知从何着笔,信手翻开自己的播客,又看到自己以前写的关于父亲的小作,反复斟酌仍意未尽,值父亲节来临之际,以此文表示,献给操劳的双亲,也祝天下所有父母,平安,幸福……
夜己很深了,又一次打开尘封的记忆,让思绪再次沉淀,不安与牵挂又一次压在心头。距父亲做完手术也快一年了,前几天回家见父亲,明显老了,瘦了,木纳了……

岁月如飞,手拿风车在田野中奔跑的我已经长大,成了为生计而忙绿的大人了。在成长中变得多愁善感,在交往中感受到了人间冷暖,在生活的变迁中体味年华的流失,岁月无情,懂得了知足与感恩,懂得了每个人的不易与艰辛,更懂得了一个的责任与爱。我长大了,为人夫,做了也做了父亲,而我的父亲却变老了,变的让人更加挂牵与担心。
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方圆几十里缩住了他的脚步,也挡住了他的梦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操劳了大半辈子,老了还一直在侍弄着庄稼。而我却时刻在这个小城的夹缝中寻找生存,寻找自己的天空。

每次回家打理土地,都会有人劝我把地承包出去,我知道这从父亲那关是过不去的,即使再花不过本,父亲仍不放手。每年家里存的小麦,总是等新麦下来才卖掉,父亲总是说:家里孩子多,多存点,别让孩子饿着。父亲穷怕了,苦怕了,而我虚伪着。我知道作为一个农民,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土地。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爱上了这片土地,我喜欢被太阳晒黑的皮肤,喜欢劳作的满头大汗,喜欢把脚踩在肥沃的泥土里,喜欢闻那带有泥土气息的空气……虽然我没有能力让父亲生活在小城里,但我有时间和父亲说话,有力气陪父亲在黄土地上耕耘,有条件同父亲一起讨论怎样种植庄稼,心里这时就有底,就会忘忧。
记得那年高考落榜的我,看到别的同学在找关系、找门路,而自己就怨天尤人,和父亲大吵起来,想说的话全部在瞬间拥挤着倒了出来。父亲只是低下头,坐在门槛上,平生第一次看见父亲抽烟,伴随着烟雾升腾,我看到了父亲的无赖,像千千万万父亲一样。我说不清那时自己伤害了他多少,如那烟不时地笼罩在我心里,难以消散。父亲穷怕了,苦怕了,而我虚伪着。

记得有一年冬天,地里没什么活,风陵渡一工程队正好找人,电话里听母亲说:你嗲说在家反正也没事,他想去,他想出去“走走”。我鼻子一酸,无法阻拦,我知道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星期天携妻带子去看父亲,妻拿了毛衣,买了手套。刚进工程队大门,远远望见父亲站在二楼上用力铲着什么?仿佛一尊雕像,那么伟岸,在飘飞的雪花中愈显高大,而自己愈来愈小,那种虚伪、虚荣、奢求名利之心显得更加空洞,精心权衡自己所需,渐渐丧失了原有的朴素和宁静。父亲穷怕了,但父亲不怕吃苦,而我虚伪着。
父亲高兴地走下来抱起孙子,这时我仔细端详了父亲的脸,父亲的手,和那随风吹起的白发,参差不齐的胡须。妻子拿出了毛衣让父亲穿上,父亲说:“干活能穿这么新的衣服吗?拿回去吧,一干活就热了,就觉不到冻。”我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凛冽的寒风冷冷的刮着,一片片晶莹的小雪花,散落在父亲的脸上的皱纹里,想要抚平父亲的沧桑。父亲放下孙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用报纸报的小包,一层层打开,拿出几张百元钞票,说:“拿回去给你妈,给她说我在这儿能行,让她放心。”当我触摸到那带着父亲体温的钱时,不知说什么好,看着父亲的手,我数不清裂口有多少?量不出茧有多厚?承接过多少辛劳?扭过头,感到一串冰凉的液体从脸颊滑落。

就在2017年冬天,父亲又一次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要求做手求。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手术了。父亲执意不肯,说再输几天液看看,我知道父亲怕花他儿子的钱,地里还有一大片活开春要他干……我以男人特有的方式”骂”了他一顿,那些牵挂,担心,一股脑儿,砸给了父亲。父亲低下头,耷拉着脑袋,欲言又止。此时的自己,心酸,不舍,指责,涌上了心头,转身背对着父亲。
陪父亲一项项检查,一项项化验,一项项排除。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几天,疗效甚微,医生要求做手术,父亲也勉强答应。这时我却纠结起来,父亲毕竟70多岁了,更何况以前又做了几次大手术。父亲总是和前来看他的左邻右舍开着玩笑说:该切的都切了,看下回还能得啥病。
手术室的门被重重的关上。坐在手术室门口母亲依偎在我旁边。一道门分离/父亲蜷缩着像个孩/那么无助/母亲座在病房/那么无力。一道门相隔/两个世界/我不知道/父亲很瘦的身体/还能承受多少/母亲的胸怀/该容纳多少。一道门相望/父亲在那头/煎熬/母亲在那头/期盼。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生与死的距离/懂得,一个儿子的责任。

记不请那篇文章里有一段话:我们哪有什么诗歌和远方,我们所有的良辰与吉时,不过都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当父母老了,请你一定要记着,要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请好好对自己的父母,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父亲被推出了手术室,在医生、护士的全力以赴下,一切安好,父亲又一次挑战了他生命的极限。
日子在耕耘中缓缓流失,坐在办公室,读书、看报,用笨拙的笔写生活,写人生,写感悟。时时提醒自己花钱不可大手大脚,做事万勿吹毛求疵,工作要努力认真,做人处事要宽宏大度………
此时的小城已是万家灯火,大街上灯红酒绿人来人往,而自己一颗心却怎么也无法平静。止笔,遥望桑梓,父母,睡了吗?你们还在操劳什么?不管你的儿子贫穷与富有,将永远善待你们。
愿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杨学亮, 山西芮城人,笔名一笑而过,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男子,业余时间会写点心灵碎语,有数篇文章见地方报刊,杂志,平台。习惯用云淡风轻的笔尖来续写搁浅在流年里的慌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