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辟新天地,撑起未来一片繁荣
——访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
上海/袁德礼
6月22日,在浦东新区喜玛拉雅中心上海证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当天正逢他54岁生日,眼前的戴志康身上穿的是员工们准备的生日礼物——一件轻薄的黑色长袖外套。
还记得2015年初,一则消息在地产圈引发巨震:戴志康果断将自己和女儿持有的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42.03%股份全部卖出,并宣告退出房地产市场。做出这一决定对于证大来说是一次回归,也是一次全新布局的开始。“我是学金融的。”戴志康说,证大是一个复合型投资公司,起步就是做资本市场投资,所以现在又回归到了金融、互联网投资。
2015年以来,回归金融投资的证大,在金融、文化艺术、互联网、新中医等方向上展开了布局。在金融领域,由证大控股或参股的证大财富、北京捷越联合微金融服务平台已在全国建立了500多个分支机构和网点,业务规模达数百亿。在文化艺术领域,由证大集团参股或控股的喜玛拉雅中心、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无极书院、文化发展、大观舞台、音乐教育、艺术网银等是证大文化艺术板块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领域,证大已布局多个互联网优秀种子项目,其中喜马拉雅FM成为中国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目前估值逾二百亿元。在中医大健康领域,证大已逐步开展研究和布局,希望运用最前沿科技武装中医。

戴志康说,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转型,因此证大已彻底转型新经济。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企业一样,也需要不断转型,不断布局未来产业。改革开放40年来,海门发展日新月异,不管是经济还是城市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要撑起未来繁华,必须寻找到适合海门发展的新经济。这里所说的新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唱主角,同时在金融产业、互联网+上做文章。海门可以发挥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海门能人的智慧,为区域经济发展把脉助力。
当谈及创新创业时,戴志康说,海门在创新创业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上海创业成本太高,人力、物力成本及房地产的疯涨,对创新创业企业带来种种不利。而海门紧靠上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更多人才来海创新创业,为海门新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戴志康走这步棋,可谓看破航程,不能不说是高瞻远瞩之举。
(2018年6月28日城市导报)

作者简介:
袁德礼,1954年4月生于上海。现为《城市导报》创业人生、校园内外、终极关怀版面责任编辑、资深记者、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30年来,先后发表上万篇各类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作品,累计1300万文字。出版过《武则天:一个女人的强权、沉沦史》、《百位老板谈人生》、《走访殡葬十年间》、《远航的心》、《女儿袁靓》、《在雨中我梦见本家袁崇焕》、《记者写天下》等书稿。作者曾在建筑公司、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劳动报等岗位上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上海德礼传媒集团公司(国企)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