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燕子佳作欣赏>>>
《我的母亲》
(原创)
文/燕子
每当唱起“百灵鸟从蓝天过,我爱你中国。”我就想到了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性格坚强、手脚勤快、古道热肠的普通妇女。
母亲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孩子夭折、丈夫离弃、父母老死、亲人逝去、邻居欺压、同事欺诈、市俗难容(属相是羊),悲愤的眼睛流了太多的泪,已再也流不出更多的眼泪。
多难的母亲,可怜的一生身心千孔百创,遇人不善,丈夫暴躁,兄弟险恶,外甥侄女无情;但是善良温淳的她,看见有人需要帮助,还是会伸手援助。和善的品质受到所有人的敬重。
母亲勤快,要不是六零年大饥荒,她不会远走他乡,误了好姻缘,那时幕名提亲相中她人,自动上门的人可多咧。

家境太穷,生活太难,饿的,死了的心都有!
远走他乡,为了吃饱饭 ,太苦太穷太难的日子,逼着母亲,今天吃饱饭死了,明天也不后悔!
母亲农村户口,苦熬苦干熬成了城市户口、她在新疆修路——大搞建设,转业回到老家,工资比单位领导还高,她的正式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出县模范、组管好手都是母亲辛苦打拼而来。
母亲古道热肠,尤其是对家乡的人,能帮忙、能出力、能揽活、能资助,尽其所能,她感激家乡人在外婆在世时伺俸过老人的生活,她是个念旧人。
母亲节俭,年青时常把钱寄往老家,平日里照应亲戚,帮困救贫没少做,那些年家家不宽裕,为此父母没少干架,感情不合甚至离婚。
那些年代,要不是母亲发不动工资、我们下岗、外婆不会只身回到老家,受到非人遭遇,晚年凄风苦雨,每每提及此事,家人都会难过万分。后来任凭母亲三番五次接她,她就不回来,她看着女儿苦了一辈子,她心疼啊!
舅舅(收养儿)不管老人,外公临死前想吃粉条,不孝子不给吃,含恨而亡;尸骨未寒,外姓人——舅舅就要闹分家吧、找亲娘吧、叫嚣不休。

母亲咬牙出钱安葬了外公,接上被欺凌被侮辱已无生路的外婆去了新疆,辗转方山、离石,她都带着老母亲。
外婆回到老家的那几年,母亲回到家乡的次数明显增多,每次都是大包小包提拿着,匆忙奔波在路上,步履快促、声色凝重,操忙的老了许多。有时实在忙的抽不出身(女儿婚嫁、坐月子),她就出钱请人代理。
舅舅不养活外婆,欺负外婆、虐待外婆,后来变本加厉拳脚相加伺候人(几个姨姨被打,不敢上门),外婆老慢支,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邻居看不过,家族看不下,好心人看不了,所有人出钱出力帮助老人度过苦日子。
欺人太甚,人神共愤!在众人的指点下,母亲走上了法庭,为了老人有一个安稳的晚年,她艰难地迈出了这一步。
接到案件的法院院长高谈贵、李永军、张乾,书记贺成斌,执行庭厅长郭书林、高洁高度重视,立案调查后,定案为“临县赡养第一案”,减免诉讼费,下令拘留不法者,勒令其写下保证书,承担赡养费每月40元。
官司是赢了,母亲多少年不能原谅舅舅,外婆死后,她再也没有踏进老宅一步。 母亲不能忘怀,法院同志给外婆送来粮食、衣物,帮助老人治病,还时不时上门嘘寒问暖。表现了共产党的为民情怀,表现了法制国家的以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惩处逆子大快人心。 母亲逢人便夸:“世上清官多,好人多的是,好官好口碑,为民办实事。”
于是,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母亲,我们爱你,故乡,我们爱你。
我们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祖国,我的母亲。
【签约作家简介】
薛艳,昵称小燕子,山西吕梁人,供销社退休人员,目前就读于老年大学。爱好文学、喜欢诗词。《诗词春秋文刊》特约作家。文作散见于《诗词春秋》、《书香怡园》、《诗人样本》、《天安门文学》、《作家地带作者群》、《世文正能量》、《静水流深牡丹苑》、《梦雪》、《平安总编约稿》、《双槐文学》和《青萍文艺》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功夫不负有心人,佳作频传尚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