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李培焱
这几天关于格力举报奥克斯空调能效不达标的事件,在网上掀起滔天大波。格力在618家电销售旺季的节点上来这么一出,很显然跟销售业绩的压力有关。
前几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面对竞争和压力,格力也怼过美的,这次手段更很,代替了国家工商和质检部门直接动手检验出报告。可以看出这是格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董小姐的挣扎越来越无力。世界上没有哪家的产品批量生产的时候能达到100%质量合格,奥克斯不例外,格力也不例外。

为什么格力要针对奥克斯空调呢?因为去年的国家大数据显示奥克斯这几年默默地耕耘,到了去年已经一举超越了格力,成了民用空调行业的龙头老大。这一出和美国打击华为仿佛如出一格。
白色家电行业的格力和PC行业的联想一样都是“毛公鸡”————“贸工技”,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组装厂而已。要说格力空调质量有多好,还真不好说,但价格高却是不争的事实。格力之所以能崛起来,并不是靠技术和品质,而是靠销售模式————全员销售,每年给所有员工包括行政人员定销售目标,必须完成,完不成就自己买回去。这种模式是董小姐独创的,在发展过程中效果也很好。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不是每个计谋都能一直使用,连诸葛孔明都不敢把一个计使用一辈子。计谋成功与否跟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大的关系,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因时制宜的使用不同的计谋才能更好的发展。

格力的产品是走中高端路线,奥克斯的产品是走中低端路线。应该互相竞争不大才对,但是当彼此的产品质量都差不多,价格却成倍数的时候,消费者的选择就会在消费的过程中造成格力和奥克斯的竞争。就像联想的产品低配高价在国内销售一样,这样的手段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但是联想是中科院创业的公司,主要要销售渠道是国家采购,格力却没有这样的背景和血脉;所以目前联想在国内的销售受影响不大,格力在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下却是亚历山大。
从格力这次使用的手段来看,格力已经逐步走向了怨妇的角色,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美国打击华为为华为免费做了一次广告,格力这次也是一样,本来很多不是采购的人现在都知道了格力的价格高奥克斯很多,质量却相差无几,你说消费者会选择格力还是奥克斯?这波广告格力打错了方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中国的民用空调主要有长虹,海尔,格力,美的,奥克斯,新科,另外还有几家破产被收购了的。国内销售格力在前几年是一枝独秀,老大做久了就有点飘了。在商用空调方面格力是没有优势的,因为这块对技术和质量要求比较高,这块市场基本上被其他专做商用空调的企业占领,如大金,三菱,西门子,日立,松下等等。
格力的崛起离不开董小姐,当然也离不开创业的时机刚好赶上国内经济的突飞猛进时期,人民富裕起来的物质追求。市场逐渐饱和,需求就没有那么旺盛,这个时候企业要竞争的就是技术、质量、服务、产品的更新升级。董小姐前几年经常在抱怨格力培养的人才老是被人家挖角,但是请不要忘记了人才也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并且人才的流动也是企业良性循环的一部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才流动,那这个企业就离关门不远了,垄断行业除外。

格力的这次打击奥克斯恐怕会和美国打击华为一样,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格力越权了,目标是对的,方法使用错误;格力完全可以公关工商和质检部门,由他们出面抽检出报告,公报于市,并予以处罚。格力越过监管部门抽检和举报奥克斯空调,这种方式就是直接把监管部门逼到了墙角。得罪了监管部门,还想让人家成为格力的枪手,除非董小姐是国会议员。
美国经济现在开始下行,格力也跟上了美国的节奏。聪明的人也难免有愚蠢的时候,格力恐怕离不开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特朗普留下一个贸易战的烂摊子给下一任,董小姐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