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神鹰翔蓝天
(作者:马 纪 伟)
洛阳有这样一支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公益救援队伍——洛阳神鹰救援队。这支队伍自成立以来,组织严格,纪律严明,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在社会和人民遇到自然灾害和危难时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公益救援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奋进,勇敢前行,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如今的洛阳神鹰救援,已成为洛阳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洛阳神鹰偃师大队成立于2017年11月,虽然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但已经参与大小救援两百多次。足迹已经踏遍半个中国。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神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神鹰人就是我们坚守的唯一原则。很多人都不解的问我: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不计酬劳地去做公益?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头总会有一丝深深的惆怅和感伤。

那是1990年年初的一个下午,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放学后欢天喜地的在学校的后操场玩耍。突然,一个同学跑过来神色慌张地告诉我:“你们家围了很多人,也不知道出啥事了?”一听到这个,我就不顾一切的往家里跑,边跑边寻思着:家里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父亲昨天下午去单位上班了,姐姐在部队,哥哥也在外工作,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难道……一种不祥的预感让我不敢多想,焦灼不安的心促使我飞一样向家奔去。当我扒开大门口围观的人群,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门板上躺着一个人,他的身体用一块白布包裹着。我用颤抖的手解开白布,大吃一惊,我的父亲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面前。我扑在父亲的身上,拉着父亲的手拼命哭着、喊着:爸爸,爸爸,你醒醒,你醒醒,你醒醒呀!可我的父亲……这时候我多么希望父亲能再次睁开眼,多希望父亲能再次亲昵地抚摸着我的头笑眯眯地对我说:“纪伟,你放学了”,“纪伟:你要好好学习啊”的话,可是……

妈妈已经哭的死去活来,听着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们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而无法自拔。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样子倒下了,一个幸福美满完整的家就这样子破碎了。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爷爷常年好赌,无奈之下,奶奶便带着刚满周岁的父亲逃荒到了陕西周至县。年幼的父亲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少年时期,父亲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就是上山放羊,砍柴。1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军来到了部队,才改变了他的命运。五年后父亲复员,被政府安排到洛阳铁路分局工作。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一生都特别简朴,从来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陪伴他一生最多的除了工作服还是工作服。他生活上的节俭也已经到了对自己苛刻的地步。他舍不得在单位食堂买饭菜,每天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宿舍里生火做饭,数十年如一日。也就是他的这一习惯,为我的家庭悲剧埋下了伏笔。

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父亲忘了把炉子推到宿舍外面。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时,父亲就在离门口近在咫尺的地方趴着,水泥地板上还留有父亲挣扎的痕迹————求生的本能驱使着父亲艰难地向门口蠕动……单位领导将父亲送到了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半天的抢救,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就这样,我的父亲没有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我的家庭和他心爱的工作,也让我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成为了泡影。

就在这次沉重的打击后,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我暗下决心:等我长大了,要多学救人的本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因为我不希望再次看到那些生离死别的场景,不希望发生在我家的悲剧在当今社会再次上演。
这就是我冒着生命危险,不记酬劳去做公益的原因,也是我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和愿望。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我会像神鹰一样翱翔蓝天,同我的战友一起,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2019年6月10日)
作者:马纪伟,男,洛阳神鹰救援队偃师大队大队长。
编辑:王育才,男,河南洛阳人,笔名:野火春风,微信名:(YCZE566)独钓寒江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