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三江源〔诗歌〕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以轻浅翼翼的步伐
悄无声息地走进了
梦寐相牵的三江源
我按耐不住的心里
猛然间滋生了一种
无可比拟的神圣感
所到之处,视野中的一切
都给人以灵境般
穿透心海的震撼
让我荡气回肠
倾倒在这教人
万念俱寂的
悠悠高原

仿佛,误入了古朴
和幽深的亿万年前
生命的祥瑞之光
随时夺人扑面
使我似乎觉得
自己不是走在娟秀的
河流、湖泊、溪水畔
而是沉醉在了
灵魂的净化池
那一股股尘外的莹润
和恬静脱俗的风范
让我的脑海里充满了
蘸尽了崇慕的
纯真的情感

她拥有圣母般的慈祥
蓄存着无穷的水源
这里是中华和亚洲
博大的天然水塔
是世界著名的澜沧江
和黄河、长江集中在
一个区域内的发源点
那种宏阔
那种神异
使亿万的人们
一定像我一样
神往和眷恋

三江源是华夏面积
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又是海拔最高、远离人烟
和纯天然的湿地
那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
分布着极为丰厚
和终年不化的积雪
在这广阔的地域内
还排列着一条条
晶莹璀璨的冰川
我穿行于其中
整个人的身心
被这特殊的意境
彻彻底底地感染
并受到了有生以来
从未有过的震撼

这著名的三江源
因有了世界屋脊
这座雄秀的青藏高原
被称为地球极的第三
能泽披这崇高至上的礼遇
也是因她自古浸透着
无法替代的内含
她的生态环境
具有深刻影响
全球自然变化
和产生生态效应的功能
并由此而广泛地荫蔽到
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这里是中国乃至亚洲
数十亿人生命的源泉
曾经孕育了黄土地上的人类
辉煌不朽的古代文明
得以蔓延和拓展
绵亘几十里的冰塔林
犹如一座座水晶峰峦
千姿百态
娇媚琦丽
那绝伦的山水风情
宛若尘世外的仙间
也许比神仙逍遥的幽境
更让人簇生超脱的情感

在这风光旖旎的区域
清澈碧透的河流众多
明镜般的湖泊密布
似梦似幻的沼泽
一片片相偎相依
柔美诱人的绿地
一抹抹流韵渲染
仅黄河的源头段
就有大小湖泊近两千
那遍地的奇花异草
那珍贵的野生动物种群
那繁多的高原草甸
被世人广泛地誉为
是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是深蕴希望的处女地
更无愧是人们心灵深处
大放异彩的世外桃源

在通天河大桥的南岸
佛光明灭的晒经石上
似有唐僧师徒的影子
在雾蒙中依稀闪现
巨石旁古柏群的枝干上
挂满了揉透游客的虔诚
和随风飘逸的经幡
那彩条儿像在娓娓讲述着
玄奘与老龟的恩怨
使河畔那静静矗立的
保护区一景的纪念碑
也笼罩上了神秘的
扑朔迷离的琼岚

默默地贴近这崇山峻岭
徐徐地涉足这娟秀水畔
我心境愉悦地似乎记不起在哪个年代
置身在了那繁复葱郁的林间
我谨小慎微地有些迷蒙地
踩着清溪旁蓬松的翠草
我凝神静气地挚挚诚诚地
聆听着通天河的惊涛拍岸
恍恍惚惚觉得早已断绝了
人世间一切纷烦的尘缘
此刻,我已进入痴迷状态的灵魂
恰似抓着黑颈鹤的羽翼
在缥缥缈缈中去领略
和畅览那一步一惊
那一处一奇的景观

芸芸天下人无不明晰
失去了可爱的三江源
就等于残忍地葬送了
我们自己的桑梓家园
这纯洁如玉般的摇篮
给了苍生无尽的垂怜
人类没有丝毫甚或丁点儿理由
去妄为、不恭和触碰她
以及无端给她增添遗憾
应该将她作为一道神圣
应该将她奉为一种精神
应该用心地去做到
护佑她永远、永远
保持青春的容颜……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网名葫芦河,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等数十家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首)并多次获奖。

点击平台名“鄜州月”可看到更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