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诗人:马启代 / 褚向平(河北) /徐和平 /浪迹天涯 /香香 /信阳雨歌/ 卢合枝/ 闲不语 /木棉花/ 云水禅心 / 墨林 /琦琦 /郁青 /张雅掀 /旭阳/ 金属 /民冰 /六月荷/ 那片树叶 /刘幼民 / 兰兰 /红枫林
选编制作:小荷枫林
写给屈原
文/马启代
屈大夫
你活着的时候
天天发问
所以你的大作才叫天问
你问的太多
君王怎么愿意回答
你问的太久
王朝怎么能把你容下
你问的太尖锐
把那个昏暗的时代刺出血来……
仗剑嘶鸣,衣袂飘飘
你孤绝的背影
站在一个民族血脉的源头
越来越长,越来越重
太阳出来一次
大中国被扫描一回
像一地跪着前行的江河水
外表冷峻,内心温热
淌进文人的血液里
成为几千年,挥之不去的病因
日夜澎湃着,那就叫忧患……
端午节
文/褚向平(河北)
明月松间照一人
两千年 行《天问》
如梦似幻亦如神
借杯酒祭一祭他吧
屈子孤魂 家国破 失山河
断了他的根 碎了他的心
故乡的燕子杳无音讯
如今 汨罗江直立
流向天空 连起故乡的云
大地敞开 龙舟舞弄
去了黄昏 你会发现绝然不同
边际上的芸芸众生
指尖留住的梦
结出瘆白的灯
雕一雕那枚蒲叶
会雕出啼血红
然后吹响九歌
狼烟突起 战马嘶鸣
让凝固的乌云和风
最后凝固为图腾
我捡起一块顽石投进水中
像投下暗影
唤不回的落日 别了
出逃的山峰 让一篇《离骚》
终于变成了青铜大鼎
2019、6、7

端午曲(外一首)
文/徐和平
先用泡好的艾水净身
再用烫好的一壶雄黄酒守住丹田
五毒不侵时,可以
静下心来深入《离骚》的意蕴
体验屈夫子的思想构成
正午时刻,把自己交给太阳
驱湿补光,让阳气上升
然后,朝着汨罗江的方向
举起一把通透的艾草
任芳香的韵律
去追随《离骚》的律动
粽子
徐和平
每一片柴叶,都有一个梦
梦醒时,端午就成了一首诗
以团队的名义,向屈夫子吟诵
汨罗江怀思
文/ 浪迹天涯
滔滔汨罗江水
传唱千年不朽的诗歌
每道波纹都承载着叹息
撕开包裹的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那是撕心裂肺的哀唱
离骚的厚重、天问的无奈、怀沙的忧思
时而掩卷,时而狂怒,时而仰天长叹
都化作纵身一跃
灵魂搁置千年
石头是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滚滚东去的江水
把痛楚撕扯的如此辽阔
点燃的薪火在波光里闪耀
一杯雄黄
把傲骨酿成老酒
与你在江边对饮
一条龙舟
在江面上挥桨搏击
打捞永不屈服的魂灵

老家的端午节
作者:香香
端午节
一个被许多传说
丰满起来的日子
在诗人眼里
掀起阵阵巨浪
牵动万般忧殇
每年的这一天
总被许多文字牵引
用不同的方式
祭奠着汨罗江
一个悲壮的故事
成为千古绝唱
老家的端午节
没有人知道汨罗江
只是包上一锅粽子
一如往年收种栽秧
也没有人谈论“天问”
只是望着干旱的庄稼仰头叩问上苍
【端午节】
——信阳雨歌
一袭竹子的青衣
裹满雪白的糯米
和着《桔颂》和《离骚》的音律
义无反顾 投身滚滚的水里
一艘艘龙舟
一把把艾叶
一片片粽衣……
一江春水东去
淌成国家记忆
包了三千年的粽子
装满民族文化的风雨
收藏着 吟诵着
咀嚼着 传承着
一个汨罗江畔的大诗人
忠贞的家国情怀和骨气
端午辞
文/卢合枝
城市的街巷飞逸着粽香
煮熟的绿,有山上燃烧的阳光
龙舟水落满送子高考的担心
伞下的祝福,如稻田茁壮的希望
被六月盛夏涤洗的事物
发亮,如青翠的梦
闪烁着,善意的影子
在季节的苍穹,歌唱着幸福的汗水
我却在端阳的时光读离骚的悲情
不敢问天,历史深处的荒寒
有九章哀思,汨罗江的悲风
在水里沸腾着人性的疼痛
浊泪葬礼有白芷芳香的挽歌
冤魂,又在河伯的鳞光中游荡
石头狂奔向黑暗的深渊
苍浪诉说着渔夫的劝世
绝望的骸骨,化作岸上的橘树
站在天地良心,等我的鲲
在古老的夜扇走山鬼
此刻,合上惊愕而冰冷的楚辞
屈子的清声如木鱼
在我文字的庙,昼夜清醒
2019.6.6

在端午想写一首爱国的诗
闲不语
在端午我想写一首爱国的诗
借着屈夫子的勇敢和才华
写一写胸中的抱负和感想
像奔腾不休的江水不辜负大海的嘱托和情怀
我说我胸怀万里江山
可能谁也不会相信
一个盲人能够做些什么
那不是口出狂言
能够照顾好自身
不给人民增加负担
就是最大的成功
说什么给国家贡献力量
在神州大地
已生活了四十多年
我从来没有伸手向国家
要过一分钱
连低保也懒得申请
再苦再累我也要承担
起自己的命运
挺起人生的脊梁
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
像屈夫子一样赞美自己的祖国
虽然没有雄才大略的豪迈
也不泛低吟浅唱的柔情
之二诗歌这玩艺儿
从今年正月开始重新写诗
中断二十年了的诗情
像风雨一样正穿过未来和往昔的
岁月
继续在我心中长啸
只熬了三个月
就发表了几百篇诗作
诗歌这玩艺儿
真的就这么容易把握
有人称我高产诗人
有人称我才子诗人
只有我自己清楚这几十年的
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人生的起落命运的残破
曾像一根无形的铁索
拴着我四处奔波默默追求
爱情的苦恼内心的失落
曾像一本啃不完书
伴我日夜挑灯苦读
人世的冷暖迷人的财富
曾像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
让我终生铭记落魄和孤独交错的刻骨感受
以及那些白眼的嗤笑和冷嘲热讽
谁说我的诗句平铺直叙清淡无味
其实浸透了我人生的每一滴血泪
谁说我的诗句在弄鬼装逼
一根盲棍在茫然和黑暗中尝尽生活的千滋百味
谁说我的诗句没有价值缺乏艺术的魅力
我的梦我的爱在诗句中痛苦地狂吠
端午吊屈子三首
木棉花
一~
年年五月吊屈平,
瑶草鲜花香味浓。
千古淋漓君子恨,
九霄浩荡庶人情。
生时不计抛金怨,
死后犹存掷玉声。
赋得离骚开美政,
文章一袭楚天风。
二~
宿雾朝晖夜雨残,
霁翻岸柳馥香兰。
风旗乍展龙舟动,
新艾每蒸糯米鲜。
若叫悲秋怜宋玉,
更吟骚赋祭屈原。
于今酹尽杯中酒,
遥望汨罗哭剑冠!
三~
总为国学惹相思,
夜伴孤灯研楚辞。
乌鹊燕雀何所恃?
露申辛夷死同时。
腥骚并御芳林薄,
易位阴阳天地知。
长铗宝璐驾风雨,
汨水冰清隐吾师!

七律.端午节屈原颂
文/云水禅心
年年端午粽飘香,多少诗吟屈子殇。
乱世何嫌臣懦弱,昏君怎奈佞昌狂。
人连抱石沉江底,浪带忠魂泊四方。
一部离骚天下颂,永垂青史美名扬。
墨林(山东)
《汨罗江上的哀思》
万古悲风
在中华腹中发酵 酿天下
太平盛事
2019-6-7端午节
仿古体新诗~屈原(三)
作者 琦琦
举世混浊吾独醒,
碧血丹心为楚荣。
忽闻国破山河碎,
慨然投身汨罗惊。
大夫含恨去,
百姓祭忠行。
龙舟翻千浪,
抛黍送几程。
艾叶蒲酒,
驱魔避秽迎。
角粽香包,
消祸瞬息更。
江水滔滔贤良忆,
怀思缕缕放悲声。
栋梁之臣今古颂,
文人墨客缅怀卿。
乡 路
文/郁青
那一缕炊烟
是一支香烟缠绕的记忆
太阳红了一阵
就长高了
妩媚的美人蕉,守望我
一个微笑拽着六月
山峦很老
乡路依旧生动
在花红叶绿时节
只有心,在缓缓地步行
端午诗会话屈原
文/张雅掀
五月五又端阳
粽子飘香祭屈原
炎黄子孙情意重
爱国情操永不渝
悼念情牵两千多年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联系着
牵出一段湮远的历史
你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
奈何,小人嫉妒
昏君误信奸臣谗言
爱国兴邦成梦
一曲离骚忧国忧民
天问的无奈
抱石投江成永诀
龙舟竞渡寻尸骨
汨罗江呜咽千年
唱响诗人悲愤的冤屈
上下求索路漫漫
化成荡气回肠的诗篇
你忠诚爱国的初心
幻化为一缕不灭的英魂
耸立在历史的丰碑里
让后人敬仰与怀念

芒种
文/旭阳
草木之上,葳蕤的露
如母亲额眉上寄生的汗滴
母亲悉心的将腰腿痛
柔软的摁进阳光的缝隙
抖落掉时光的锈纹。镰刀锃亮
五月农事的锋芒
随着炊烟袅绕,落入凡尘
乡野,颤栗的弧度
律动着母亲敬畏的眸光

屈原 伟大的诗人
文/金属
都说你孤独 你孤独吗
都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江的日月
是否像他们所说的那般寂寞
是否流淌千年的心思
像一条鱼儿徘徊不前
湿冷的淤泥
把你傲骨覆盖
纵有千般无奈
流水无法给历史交代
是否愿意永远躺在江底
期待拔浆的手捞起你的情怀
傲看人间 是不一样的境界
众醉独醒 是怎样的心态
随波逐流 是对你的伤害
滔滔江水流走二千年多少悲哀
虽然你的精神永存
可多少人在江河为你缅怀
龙舟喧哗着水痕涟涟
追思掠过水面 消失很快
赞美你的诗飞向天边海外
可你却只能享受这五月的粽香
之后呢 人们又把你遗忘
但愿有一个新的际遇
你把汨罗江风景游览
瞧一瞧江上的漁火
看一看两岸的风光
抒一抒你的鸿鹄之志
2019、06、07
端午不写诗
文/民冰
-
我赞同,端午不写诗
无论,高超的笔墨
也,高不过诗人——
屈原的额头
即使,敲碎206块骨头
也是,徒劳的添足
不若,静坐《离骚》里
按住汨罗江的心跳,精心
服侍艾草,喷洒人间的香气
祛除世间的病疫
毒杀可恶的蝇虫
微告:普天的端午
端午思屈原
六月荷
汨罗江涛声依旧
诗人的热血在奔涌
激荡的水花
似太阳的光芒
照耀千载
菖蒲剑斩尽千年妖魔
艾虎保中华平安
《天问》如今有回音
粽香满神州
龙舟竞渡
心跳一浪高过一浪
上下求索
雄鸡一唱天下白
看今朝享太平
华夏已崛起
国人挺立扬眉吐气
艾香,挥之不去
文/那片树叶
艾草
被诗写旧了
艾香的抒情是古老的
以端午为媒
汨罗江情有独钟
这一天
很多门楣都在做旧
用另一种语言
写诗

栀子花开
文/那片树叶
酝酿了这么久
终于还是开了
文文静静的栀子花
宛如白色的蝴蝶俏立枝头
展翅欲飞
淡淡的馨香
是从她的情感里流露出来的
让人陶醉其中,欲罢不能
在我看来
她是一幅完美的画
洁净得没有一点瑕疵
如果可以
我想让她做夏天的封面
近乡情更怯
六月荷
母亲河
一直在心里流淌
你的蜿蜒
是我血管的模样
皎洁的月光下
故乡的倩影
在母亲河里沐浴
蛙鼓声里
稻花阵阵香
母亲慈祥的笑容
摇篮一样梦里摇晃
炊烟封存在记忆深处
夕阳更红更艳
黝黑发亮的故土
漆一样粘在远行的鞋底
通往乡村的小桥
熟悉我轻快的脚步
河水含情脉脉
是我初恋羞涩的样子
心跳在加快
我又扑向你的怀抱
野趣
文/刘幼民
酒鬼在摇晃,终于倒下
泥泞的农田做了周公的梦乡
一个人伸手去拉
天地都在摇晃
两个人的手握到一起
还是倒下,滚一身泥
像是六月灰色的泥鳅
我们在五渡桥农家乐
看着酒鬼在农田里折腾
倾斜的炊烟做了背景
鸡鸭鹅都是舞台演员
土墙上有毛主席语录
文革时的标语口号
还有崭新的诗句
俺们总算搬出了山沟
你们又钻进荒山野地捡拾野趣
2019.6.9

问天
文/刘幼民
三闾大夫心郁结而纡轸
离开郢都,仰天问了一百七十个为什么
老天爷一直沉默
渔夫讥笑:做官
是在鸡蛋上跳舞
丢官也值得失魂落魄?还是做鱼自由
许多人躺在粽叶上,随波逐流
寻找诗人
也在寻找黑夜的孩子
寻找鱼鳞上闪烁的诗句
我却看着母亲包棕。十根手指
扎出四个角
我为她指点江山
这个角落属于顾城,那个角落属于海子
还有的属于戈麦,属于徐迟
待到四个角全部没入水中。母亲说
他们已经回家
在汨罗江上和鱼群一起游戏
2019.6.1
《端午节膜拜诗魂》
文/兰兰
五月初五
历史造就的千古恨
振聋发聩的龙舟鼓声
伴随九歌旋转的韶舞
膜拜诗魂
清浪浊浪汨罗浪
支起大锅汩汩地煮
四角六角散发穿越时空的香气,沸腾
奔流不息的江水
依然在沉思诗魂一跃江水的
悲天悯人
一个粽子,一碗雄黄酒,一束香草
托着壮歌长剑的离骚
走向永恒

汨罗江怀思
-----与浪迹天涯老师同题
文/红枫林
龙舟在穿梭,歌声在飞扬
一条汨罗江水滔滔不绝
传唱千年不朽的诗篇
一杯雄黄酒铁骨铮铮
流淌着一个民族如海的深情
千年的端午,千年的情思
诗不绝,歌如缕
风雅颂万种
我试图在一声声歌吟中
聆听一个民族不朽的气节
在一阵阵涛声中
触摸千年屈子不屈的魂灵
而当我剥开一片片苇叶
打开一段段记忆
却发现里面包裹的
已不再是千年的暗伤与忧思
不再是一条江水,一个故国千年的痛楚与哀鸣
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符号与安宁
端午,麦子,或者芒种
麦香缕缕,苇叶青青
一场雨,将五月的天空
擦洗的如镜清明
我试图在一滴雨水里聆听
一粒种子的呼吸
在一根麦芒的骨刺里
打捞一个孤魂野鬼的乡愁
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
一头连着收割,一头连着芒种
五月的麦田颗粒归仓
乌鸦乱飞的麦田上空
稻草人是麦田的最后守望者
而我注定是以一朵荷的姿态
路过尘世,路过自己
也必将在属于自己的生死场中
踽踽独行,苦苦修行……
2019.6.6

年年端午外一首
闲不语
之一年年端午
年年端午
想起屈夫子
一阵莫名的伤感
就会粘上粽子和艾叶的清香
就会像鱼一样跃入澈骨的江水
让沸腾的锣鼓和呐喊
载一叶叶龙舟
去寻访二千年前走失的诗魂
屈夫子呀
难道除了死来证明你
心灵的忠勇
就没有其它的途径
来寻求你生命的坚韧
屈夫子呀
你是诗歌的昆仑
按理说我不可能与您相并提论
只有敬您爱您的份
我磨去了四十几年的光阴
快到知天命的年龄
仍然像野草一样普普通通
但只须小捧泥土和清水
就活的高高兴兴
屈夫子
您是天上扶摇九万里的鹍鹏
而我是匐匍在地的爬虫
每一步全靠一根盲棍牵引
难道您的锐眼还不如一个盲人
看不透俗事红尘,财富功名
说出来谁会相信
您曾用诗歌叩问苍穹
寻求自己的命运
而我只能用盲根敲打大地
追逐自己的人生
屈夫子呀
您是历代人民心中的英雄
而我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龙成凤
但我活着就相信每一分努力和付出
会伴着一个奇迹的降临
之二端午感怀
用一片绿艾
在清水中反复打捞
洗涤,吟唱
一个千年的传说
一颗流失的诗心
用众多的绿艾
举起端午沉重的天空
用开心的鼓声和呐喊
化一艘艘龙舟
划过历史的烟云
粽子层层包裹的清香
就是我们民族
咬不断的脊梁
连着黄河长江
还有七大洲五大洋
谁也不可能阻挡
中国人民开放的脚步
改革的决心
谁也不可能扼制
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心
复兴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