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直道放歌〔诗歌〕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这是一部博深的巨著
我怀着十万分的期待
想掀开那苍古的扉页
去尾随著作者的身影
去追赶悠悠远去的风云
去感悟那悄然缥缈的流韵
去分解明灭千古的功与过
我曾在香甜的梦乡遇见了
遥遥千里秦直道的幽魂
在群峦簇拥中与我相约
也曾在梦境里只身攀援于
昭君行宫遗址那入云的坡
我翘首仰望深邃的万里星空
和鄜州万壑之上皎洁的圆月
扯住了一缕山神公主的锦帛
抚慰古往今来的挣扎与求索
让那秦直道的高远和雄秀
拨正我意识中所有的错觉

素惜古籍和传统文化的我
曾利用多种机会前去游览
那鄜州西部秦直道的风彩
它沿着子午岭山脊伸展而去
恰像一条巨龙,南北横卧
在绵延七百余公里的古道之中
最为清晰和最为完好的一段
在辽阔的鄜州境内保存着
我不能不打心眼里由衷地赞叹
当初秦人的勘测和设计者
选择从高地和密林中通过
减降了风沙的侵吞、湮没
和低洼处水毁的灾祸
如烟往事,琉璃梦挪
我奢愿时光能够倒转
渴望哪怕有一位有故人
回头来呼唤和关注我
教授开启流光的尘封
吹响历史登峰的号角

凝立在秦直道遗址的侧边
我似乎感到了有一丝丝
从远古幽幽飘来的温热
依稀看到了蒙恬率领大军
在穹谷燃起一堆堆篝火
如雨的汗水洒满原野
餐风饮露,披星戴月
云中雾里,血肉磅礴
活着斩拓不止,累竭长世后
魂灵也不离不弃,默默守望
仿佛,我已经穿越了时空
看到了那无数攒动的旌幡
在疾风中强劲摇曳,嗖嗖烈烈
瞭望到那飞驰北去的战车
碾碎了顽寇的痴梦与邪恶
车子满载给养、弓矢、刀戈
源源不断送至血腥弥漫的北国
使万千马革裹尸的勇士
有强大的后援支撑着
让狄胡胆寒,寻不着魂魄
不敢南来撒野、弯弓、饮马
和窥视我广袤秦地的明月

在秦直道风光里贪心领略
我似乎看到了史圣司马迁
乘着木轮车从我的身旁经过
他兴致地观察了直道全程
目睹了这天下奇迹的灵透和壮阔
把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创造
洋洋地载入了华夏的史册
这一震撼古今的成就
使中华奏响了走向辉煌的鼓乐
有了这条从疮痍中腾腾崛起之路
把秦人的雄心渲染成了理想之歌
让禁锢希望的一片片残梦
在胆略面前丝丝抖落
挥去了笼罩在北域的阴霾
赶走了充斥血与火的日月
南北交流畅通无阻
繁荣经济有了依托
历史,因此变得风光与荣耀
轮回,有了生命冉冉的绰约

一句“条条道路通罗马”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说
就是那条让得意的西方人
足足骄傲了千百年的路
岂知,在它修成后被炫耀时
东方古国,壮阔的秦直道
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经
让我们的秦、汉帝国南北通畅
慑灭了一次次蛮夷挑起的战火
况且,秦直道长、宽的规模
和工程的难度、浩繁之巨
绝没有哪一条路可与之比肩
和与之相提并论或平起平坐
如今,我想站在秦直道上放歌
这条从远古伸展而来的“高速公路”
连接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有谁,敢在地质状况极度复杂
和在那么原始的条件下
去想、去干、去运作?

无序多变的风风雨雨
野蛮的沙尘恣意肆虐
世事更迭,轨迹不定的演绎
和千百年雨水冲涮的尖刻
使有的地段形影难寻
使有些区域荒芜零落
然而,历史的记忆尚存
直道深蕴的斑斓依旧闪烁
我,想给她插上美丽的羽翼
让她在我的心灵空间穿梭
那松柏入冬之后仍是蓊郁葱翠
是在给直道营造守护的城郭
那满山遍野灿烂似火的红叶
在斜阳下显得分外婀娜
那是为了直道的格调超著
久久留恋而不随风去游历漂泊
那枝头上密密、艳艳的秋实
被风霜侵蚀变得瘦了许多
也坦然静候和迟迟不肯陨落
那是给那些远行卫国的英魂
留存下填充饥肠的贡果

想小心翼翼掬一抹流星碎影
填起被岁月踩出的那串脚窝
想竭尽全力呼来一阵清风
把沉睡已久的秦直道唤醒
与万物生灵一起相欢相乐
想从长空剪下一大块的云彩
粘贴在直道边缘的远古山村
织缀出一座座华丽的楼阁
想把自己幻化成不倦的蝴蝶
与翩翩的落叶厮守共舞
掩息直道久积的寂寞
多么想给直道大剂量地添加灵气
使她变成一行委婉神奇的抒情诗
让那韵律去情动万里山河
摸一把长草覆盖的泥土
去感受直道劲跳的脉络
抓一把直道流露的情思
揉进我炙热的心窝……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网名葫芦河,西安市阎良区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数十家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首)并多次获奖。

点击平台名“鄜州月”可看到更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