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培英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包的粽子,那是我熟悉的味道,是母亲独特的味道!
小时候,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粽子。那时候家里实在够贫困,粽子是奢侈品,平日舍不得买。就连粽叶的价格,贫困家庭都难以接受。因此,粽子便成了我和弟弟,妹妹,一年一度的期望,是端午节前漫长的等待!
等着等着,小草发芽了,大地也跟着绿起来。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问母亲:“妈,端午节快到了吧?该吃粽子了吧?”母亲也总是露出无奈的表情说:“这才三月呢,早着呢”,就这样我们想象着、憧憬着、盼望着,在心里默念着日子,等待端午节赶快到来!
有一天,我还在熟睡着,突然被母亲急切的叫声惊醒。“快起来,快起来”!“妈,怎么了?”母亲说:“粽叶熟了”,我一听,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跳起来,穿上衣服,飞快地出门,跳到母亲的单车上。母亲驮着我,疾速行驶在去采摘粽叶的路上!
我一边欢歌,一边观看田间风景。乡间路上难免有陡坡、沟坎,母亲用力地踩着单车,似乎也忘记疲倦。如今想起来才明白,母亲是为满足我们的愿望而乐此不疲。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桲椤树。母亲告诉我,它的叶子就是粽叶。然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釆摘……
回归,有满满的收获,有弟弟妹妹焦急的等待,有父亲在村口张望的目光……釆粽叶也成了我和母亲之间最美好的记忆。以后的若干年里,我和母亲每年都要有一次往返在这条路上,釆摘粽叶,直到家里能买得起粽叶……
每当那香甜的粽子煮在锅里,升腾起浓浓的热气,我都能感觉到那里升腾着母亲浓浓的爱。以至现在,漂泊在异乡的我,时常会想起母亲采摘粽叶的身影,母亲包的粽子,想起那一段段关于我和母亲与粽叶的最珍贵的回忆……

作者简介:培英,自由诗人。生于长白山脚下,供职于河北某单位。作品散见于《燕赵晚报》《现代护理报》《石家庄日报》《鹿泉视窗》等报刊杂志;诗作入选《当诗歌遇上互联网》《红崖艺苑》等著名诗歌作品集,个人诗观:用简单的心,写复杂的世界。最崇尚生活:与文学结缘,与诗歌同行,打造美丽人生。
主播简介:玥亮,山西侯马人。爱好文学、朗诵、读书、旅行......作品发表在多个平台。用声音赋予文字灵魂,用真情传递温暖。

摄影师: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