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作 者
01 青春鸟 02 边 风 03 荷 04 玉 山 05 香 香 06王建生
01
端午祭
文/青春鸟
吃粽子
划龙舟
挂艾草
悬桃枝
一切的形式
都是端午节的祭典
都是在传承着
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那流淌的汨罗江啊
你可还记得
一个英雄曾悲怆地
投进了你无情的水中
屈原的魂啊
从此就寄在了你的怀里
他探索的目光
穿透了干万里的岁月
他怜爱的眼晴
注视着华夏民族的风雨苍桑
那江心的龙舟啊
你为何一直在划淌
那奔流的浪花
可是在追着你诉说
对屈原的无尽怀想
无数的浪花之语
仿佛汇成了一句话
国殇也是我们的情肠
今天让我们替鱼儿
都吃饱了粽子
让鱼儿不要饥饿后
去侵食屈原的遗体
因为我们不希望破碎的英雄
又带给我们国破的记忆
吉祥驱邪的艾草和桃枝啊
请帮我们祭告英雄
让一切牛鬼蛇神妖魔鬼怪
都远离我们的亲人和祖国
让英雄屈原的魂灵
永远祝福我们的华夏
让每一颗爱国的心
都凝聚成民族的脊梁
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日实现
中国龙再次腾飞世界的时候
我们一定会隆重告慰
英雄屈原的万世魂灵
02
魂兮归来
一屈原祭
文/边风
一生不停奔波,
一生上下求索。
为了国家的强盛,
为了人民的安乐。
你耗尽了满腔忠贞,
你用泪水汇成汩罗。
江河浩浩汤汤,
泰岳巍巍峨峨。
你伟大的爱国精神与日月争辉,
你威武不屈的意志永不衰落。
年年的龙舟为你竞渡,
岁岁的粽子为你投河。
你的忠贞不渝,
塑造了人生不朽的丰碑,
你的坚忍执着,
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性格。
一生的呼号,
一生的求索。
你把希望留给了后人,
你把精神燃烧成一团
永不息灭的烈火。
吟诵着你的《离骚》,
我们百感交集;
吟咏着你的《哀郢》,
我们的心如刀割。
呤诵着你的《天问》,
我们激情澎湃;
吟诵着你的《桔颂》,
我们气吞山河。
今天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们的国家民族更加强盛;
今天我们的前景充满光明,
我们的各项事业蓬蓬勃勃。
魂兮归来,
你的灵魂再不能飘泊了;
你应为今日的中国放声高歌。
让我们共禳今日的盛世;
相信我们的明天会变得
更加多彩壮阔!
一2019,6,3日
1时5分于家
03
端午思乡情
文/荷
又是粽盈筐
黄藤艾叶香
佳期家巷远
遥祝送亲堂
绿肥红瘦的初夏
金黄的麦浪
翻滚着丰收的喜悦
端午如期而至
遥望家乡
美丽画面唯在心中隐藏
思乡的泪悄然滑落
捻成相思的线
挂在儿时的纺车
吱吱呀呀的拉长
千丝万缕
缠绕在小山村的城墙
那儿时绵长的记忆
萦绕在心中
厚厚的土墙
低矮的瓦房
紫苜蓿花盛开的田野
奔跑着小伙伴追逐的身影
清脆欢快的笑声
纯洁无瑕的心灵
无忧无虑的面容里
隐藏着童话般的梦想
端午节是每年的期盼
吃着甜甜的米粽
聆听父辈的教诲
幼小的心灵,
充满对屈大夫的敬仰
又是佳节来临
我千里之遥的家乡啊
你漂泊在外的游子
心底又一次
插上翅膀……
2019年6月7日晨随笔
04
端午节
文/玉山
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
一个我们永远怀念的诗人屈原
他带着离骚走过了三千年
阴历五月
端午当阳
回到吃粽子的家乡,
回到红葫芦挂艾蒿的门前,
回到飘满棕子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汨罗江,
回到离骚本身。
一条纪念意义河流,
却流经华夏儿女每一个人的心灵。
端五迎来了棕子的美味
迎来了艾蒿的芳香
迎来了离骚的千古华章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爱国主题,
一个诗人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汨罗江纪念牌上
写着诗人的爱国
写着伟人的求索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
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2019.6.6日晚写于辽宁
05
老家的端午节
文/香香
一个被许多传说
丰满起来的日子
在诗人眼里
掀起阵阵巨浪
牵动万般忧殇
每年的这一天
总被许多文字牵引
用不同的方式
祭奠着汨罗江
一个悲壮的故事
成为千古绝唱
没有人知道汨罗江
只是包上一锅粽子
一如往年收种栽秧
也没有人谈论“天问”
只是望着干旱的庄稼
仰头叩问上苍
06
端午情
文/王建生
青青的艾草
淡淡的粽香
在五月的天气里
和情思一起悠长
浩浩的江水
暖暖的阳光
在端午的节日里
和思念一起飞翔
悠悠的千年岁月
汨罗江还在那流淌
江水里
寄托着多少哀伤
巍巍的青山依旧
微风还在吹拂花香
清风中
吹送着多少悲壮
白白的糯米
粒粒都记载着
一个灵魂的伟大
长长的粽叶
片片都书写着
一个升华的思想
越过岁月的风雨
我看到 屈原的头颅还在高昂
穿过时代的屏障
我听到
屈原的橘颂还在吟唱
啊 端午
请记住我们的屈原
记住曾经的汨罗江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