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春来迟,当严冬刚过,白皑皑的积雪还封冻着原野,小河也还结着冰,只是南风里略带几分暖意。医巫闾山上的迎春花便静悄悄也萌发着。迎春花伸着它那一排排绵软而细长的腰带,从山崖上倒垂下来,枝枝条条上都挂满了细小花苞,贪婪地吸允着春的阳光。三五日里,忽而一下子绽开,举着金色的小喇叭,向人间吹起了迎春第一曲。放出豆粒般大的一簇簇的金黄花,满目金黄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那么鲜艳夺目,光彩比金子还要鲜,构成了闾山春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迎春花是木犀科茉莉花属的落叶灌水。由于它那修长纤细的枝条,春来时缀满黄金,临风多姿,仿佛缠在少女身上的腰带,飘飘然摇曳动人,故又名“金腰带”。迎春花特点是先花后叶,不畏风寒,与梅同期报春,又有“金梅”之称。它不仅有先天下而春的可爱与可贵,而花期很长,月余不凋。自古以来,“处处人家烖插之”。(本草纲目)。又因原产我国北部,早为文人墨客所熟知,唐代以来的诗、词、歌、赋,对它大加赞赏者,俯拾即是。如宋代诗人赵师俠在一首清平乐词中咏道:“纤?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会,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絮纷纷。”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迎春花生态特点,词人并巧妙地点出了“金腰带”和“迎春”两个名称。晏殊的“迎春花”诗云:浅浅怑鸾羽,纤条结兔丝,?凌早春发,应清众芳迟。”这里词人把迎春花比作黄莺的羽毛,以枝条比作纤柔的兔丝,把它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
迎春枝条纤细柔软,可随意编结成各种美丽造型。置于厅堂书斋古朴典雅,给春光春色增添无限情趣。用迎春装点楼房阳台也是很美的。春天赏花,夏天成荫观叶。凭栏下垂,随风摇曳,别有情趣。
春暖花开之时,山村里的孩子便成群结队地爬上山崖,采来一束束迎春花,舞动着,奔跑着唱到:“迎春花儿比金黄,春天没来它先放。迎春开罢春来到,漫山遍野青纱帐……”迎春花开罢,便到处是春天的踪迹:春风和暖,山溪鲜冰,布谷声声,杨柳青青,碧草芳菲,满目新缘,欢歌笑语,车水马龙。
迎春花,就这样迎来了闾山大地上的岁岁春天。

主管 庞凯 屈连志
主编 程占全
编辑 程思 艳玲 佳林 孙静
公众号:梦圆医巫闾空谷文艺
北镇广播电视台《梦圆医巫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