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精品
回 报(小说) 文 /石 生
宋人外号叫”穷大方”。他从小到大沒把钱当回事。谁要是有困难,他总是有求必应,从來没说个不字。
宋人二十三岁那年,自己处了个对象,那姑娘和他同岁,长得水灵灵的就像鲜花一样美。別说,那姑娘不图别的,就喜欢他心地善良和为人处事大方劲儿。她叫孙荣,她说和宋人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心里踏实。
宋人和孙荣两个人过日子都有这样一个习惯,白天大门从来不插不锁,总是敞开着。凡是沿街乞讨的人都会让他们家吃住。有的人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的。临走时,他们夫妻二人或多或少地都会给拿点钱或食物。如果见他们身上的衣服破旧了,就找件他们能穿的衣服送给他们。
他们夫妻二人对待亲朋好友更不怕花钱和破费。家里只要来客人,总是好酒好菜招待。这样一来,南来的北往的亲朋好友只要一有时间就到他家做客。三年过后,他们家生活有些困难了,却再也不见有亲朋好友来了。这自然让他们想起“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古语。
一天,宋人和孙荣两个人商量,要想改变眼前的贫困现状,应该想办法借点钱做个买卖,不然过穷日子谁也瞧不起。两个人兵分两路,到各自的亲朋好友家去筹集资金。一天到晚各自回到家,都垂头丧气地摇头不止。他们夫妻二人万万也没有想到,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不借给他们钱也就罢了,一点热情劲儿都沒有。到了饭口也不做饭,临别连送都不送。由此,两个人深有感触地说:看来酒肉亲朋都是来奔吃奔喝的,以后他们再也不会供他们吃喝了。
一天,一个叫金明的外地人到宋人所居住的小镇时,装钱的皮包被歹徒抢走。他在路上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宋人询问了他的情况以后,主动把他请进屋里,然后让老婆炒了四个小菜,对待他就像对待亲朋好友一样边吃边喝边交流起来。事后,宋人给金明拿了五百元钱当路费。金明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眼泪在眼圈里直转。他用纸和笔记下了宋人的姓名和通迅地址及电话号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
事后,知道内情的人都说宋人和孙荣这两口子穷死活该,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地人出手都这样大方,简直是傻透了顶。由于宋人和孙荣把仅有的生活费都给了金明,所以从此不但天天喝粥吃咸菜,而且宋人靠出苦力挣钱养家。有一次他扛一麻袋玉米不小心弄伤了脚,从此他走路总一是瘸一拐的,一个健康的人一下子变成了残疾人。当熟悉他的人见他走路一摇二抬三点地的样子,暗地里都讽刺和挖苦他,说什么这就是为他人付出得到的回报……也有的人因此变得更加自私,说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话,还说什么道理非常简单,把钱和心血都奉献给别人了,自然死的快了;只有自己享乐,才能长命百岁。
宋人从此自然穿得越来越破,吃得也开始越来越差,身体也日益消瘦。后来干脆卧床不起。有的人说是累病的;有的人说他上火上的……说什么的都有,可他沒钱看病却沒人帮他,都在看他的笑话。孙荣由于求借无门,也急得病倒了。夫妻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急得眼泪在眼圈里直转。
一天清晨,孙荣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宋人: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这样做人吗?宋人告诉她,凡是到咱家混吃混喝的,我一律打发走,但是穷人有困难我该帮还帮。孙荣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转过身去,偷偷地哭了……虽然她觉得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非常艰难,可她觉得嫁绐宋人一点都不后悔。一些人见罢,说什么宋人把钱都“送人”了,这回死都找不着门,哭都找不找调了。
时过不久,宋人家忽然来了一群孤寡老人。他们有的拿来煮熟的饺子,有的拿来自家养的鸡和大鹅,还有的拿来厚厚的一叠钱,一个年轻人开着轿车直接和众人把他们夫妻二人扶上车,然后送县医院给他们去看病。他在临走之前向围观的人郑重说道:“我宋叔和我宋婶以前救过我的命,如今他们有难了,我就是倾家荡产了都得救他们的命,否则我不配做人……”他说完,把车开得像飞了似的。
三天过后,宋人和孙荣出院刚进家门,火车站一名工作人员亲自到他家,通知他去接货,说金明先生为他发了一火车皮红钢瓦。
原来,那次宋人和金明在家里喝酒,无意中说出了以后有机会做卖红钢瓦的生意。沒成想他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金明恰恰是开瓦厂的大老板,回家后抢造红钢瓦,第一时间就把一火车皮瓦先发货给他。这样他可彻底打了一场翻身仗,不到一年功夫,他成了这个小镇的首富。
笔者附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在我的身边。笔者认为,有什么样的付出就有什么样的回报。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贫富,善良和大度是我们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我希望大家看完我的小说后都做一个像文中宋人和孙荣夫妇那样的大好人。因为好人一定有好报。
作家简介
作者简介: 石生,男,50周岁。毕业于吉林省作家进修学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一程不变文学平台,作家视线等十余家文学平台文学顾问。北京《发现》杂志社特约副理事长。多家杂志专栏作家和特约作家及签约作家。《世界华人文坛》特约撰稿人。虽在机关工作,始终笔耕不止。三十多年来共在网站、电台、及报刊杂志发表文学及新闻作品500余万字。他的不少作品在全国征文中获特等及一、二、三等奖。著有长篇小说十余部,中篇小说数十篇。长篇小说《征服》和《请你听我说》引人瞩目。他的最大愿望是为中华的文学史而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