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早课笔记:2017-3-1
上一节分享了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是精明之府,神明出焉。 利五窍,是指挥部。今天分享髓,分脑髓、脊髓、骨髓。人始生,先成精,五藏六腑形成,故分脑髓、脊髓和骨髓。 脊髓炎西医里是外界病毒感染导致,小儿麻痹症,也是源于肾经精气不足,以及亏虚。母体里肾阳、元阳之气不足,导致四肢绝弊,甚至瘫痪。肾生骨,生髓。肾经精气偏虚,容易骨质疏松,崴脚、骨折等,手、腕、腰部、腰椎增生等,都与肾经精气有关,尤其是肾阳偏虚,阴生阳长,导致骨腔不饱满,肝藏血不足,肝藏血,脾胃生化气血。精神,精不足,神就匮。骨髓炎、骨质疏松导致的手脚麻、骨折,还有很多白血病,要移植骨髓,是造血细胞障碍,白细胞大量堆积,出现缺血性贫血,愈合能力差、经常低烧的人要注意,现在这几年白血病的伤害很大。由外部和内部。现在的环境,居室装修,人们都喜欢装修外部,应该装修大脑。 很多板材油漆含有大量甲醛,很多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3、4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伤害大脑,造血细胞受损。脑为髓之海。肾经精气比较足,脑髓丰富,骨髓丰盈,脊髓丰满,身体自然健康,活力四射。 很多血小板偏低、头晕、眼花、出血症状,要特别注意,经常发低烧要注意去检查。装修简单化,回归自然而然的状态。学习圣贤经典就是回归文化的本源,人性的本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攀比之心较重。
《黄帝内经》养生早课笔记2017.3.2
今天海天老师继续分享奇恒之腑噢。 今天讲骨。昨天讲了髓,先回一下昨天的内容,脑为髓之海,包括脑髓、脊髓、骨髓三大部分,源于肾经精气,肾生骨生髓。今天讲肾生骨。 肾经精元之气,骨包括硬骨和软骨,是人的构架,四肢、颈椎、胸椎、腰椎、颅骨……206块骨头。颈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量减少导致很多疾病,颈椎、腰椎。颈椎病包含几个类型,都是颈椎受损,头晕眼花、恶心、头疼、失眠、肠胃紊乱、换身无力,活动不利,眩晕、呕吐都属于颈椎病范畴。如何防治?故事读书斗诗摇头晃脑,这是活动我们的济宁追。我们有很多颈椎操。左右旋转、龟息操、新疆舞扭脖子。我们参加养生游学也会教大家。 肾阳充足,骨头强健。颈椎腰椎都有劲,腰有劲就精神。肾生神,藏智,而且影响人的情志。有的人说两个肩膀扛不住头。肾经精气不足,过劳所致。藏养,藏与养,站久伤骨,熬夜伤肾,使骨不够强健。颈椎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心脏不好的人喜欢穿低领的衣服,身体由风寒暑湿燥热等外邪。血遇寒则凝,容易颈椎僵硬,久而久之会形成增生。颈椎大椎部位变得厚实,肩膀厚实,不是胖,是气血堆积所致。早起活动肩膀,增加韧性,关节部位有关节腔、关节膜起到缓冲的作用。颈椎注意保暖。有些年龄大的人会出现落枕。实在没东西可以用电吹风吹一下,热了血就行,用热毛巾蹭一下,抽空艾灸大椎、风池、风府。做得久了可以向后仰。倒着睡,头向下垂一垂。颈椎只有七椎,神经密集,主观大脑,活动不利影响大脑。有些急性晕厥、颈动脉供血不足,导致颈椎卡压。血压偏高,大部分不是心脏问题,是颈椎的问题。 食指、中指之间的落枕穴,上病下治。胸椎挺直,古人提倡右侧弓睡,卧如弓,可以趴一会,蛟龙摆尾,摇头摆尾,调节头部和腰部。孩子三翻六坐九爬爬,还可以臀部左右晃动,活动整个脊柱,人是直立的动物,重点在尾骨的地方,压力非常大,十二神经元都在这个地方。受损容易引起下肢萎绝,行动不利。动物爬行,压力要小一些。晚上睡觉前适当趴一会,调整颈椎。躺过来,膝关节微微弯曲,左右迎风去倒,活动腰椎。腰椎间盘突出,椎体之间相当于一个橡皮垫,肾经精气充足就饱满,起到缓冲的作用。
2017-3-6
我们复习之前讲过的十四经脉 : 手三阳:阳明大肠经始,无名指指盖的地方商阳,到迎香穴,大肠与肺相表里,鼻子的窍就通了。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拇指外侧,心经是小拇指内侧,少泽到听宫,牙齿张合的地方叫听宫。然后是三焦经和心包相表里,在无名指关冲到丝竹空。这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少阴肾经,脾经隐白穴,到胸中大包;厥阴肝经,在腿的内侧;足三阳,少阳胆经,在腿的中间,瞳子髎到足窍阴,足阳明胃经,太阳膀胱经在睛明穴到至阴,小拇指外侧,可以纠正胎位不正。任督二脉,奇经八脉。 任督两脉,从尾骨长强,督为阳,沿脊柱向上循行,到上齿龈的地方,津液产生。撞背开督脉。任脉在尾巴骨的位置,一个是会阴之穴,向上循行到任脉终点——承浆,嘴唇下面的窝窝,可以治疗急性胃炎、胃痛。比如在火车上没有胃药,可以点承浆穴。。胃把食物打成食糜,刺激,可以通胃经。突然胃里不舒服,起到急救的作用。 这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任督二脉,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十四经脉。 十二正经加任督两脉,十四条经脉。粗粗过一遍,时间久而久之就会掌握了。今天讲女子胞,很重要的,就是女性子宫,倒放着的梨,是孩子的房间,温室,宝贝的家,能够孕育子女,温暖舒适、温情,就会营造和谐气氛,通七窍三窍,好的环境、安静、身心相合,时间比较好,孕育生命要通三窍。三窍不通,三人为众,要和,才会有好结果。人体孕育生命的过程,是非常奇妙的,一个念头就会决定孩子未来的性格和命运。 已婚未婚的要学习黄帝内经,传宗接代是伟大的事业,承传家族血脉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没有把它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要高度重视,怀孕之前要调理身心。修心,得道就会得到。看到年轻人来学习,就是有“望”,希望。任何事情防范于未然,不能等大了再教育孩子,要提前学习,得道就可以得心应手。要营造气氛,愉悦的气氛,心与心交融,感情和睦,营造良好的气氛,充满温暖,温情。 我们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遇到问题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神阙,神门---我们的肚脐眼又叫神阙,藏神。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暖。 不能穿露要的衣服。怀孕前保护好肚脐,调整好自己的身心。任脉决定着自己的身孕。从小教会孩子护养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在肚脐眼艾灸,肚脐通五脏六腑。 神阙通五脏六腑,可以经常艾灸; 发痒是受风了; 或是湿气重,肚挤眼湿乎乎的,隔姜艾灸; 爱尿床,吴茱萸捣碎,醋拌好,贴在肚挤上; 肚脐眼有污垢,小孩子去扣,把肚脐弄肿了。发痒是受风了,用姜片灸。有些肚脐黏糊糊的,也可以用姜放在里面,用艾灸灸。有些孩子爱尿床,用吴茱萸用醋相伴填到肚脐眼里,用胶布封好,24小时取掉。 社会上也有很多病用从肚脐眼治疗。指甲月白少泡山茱萸喝。
疏肝理气,可以有两个小方法: 1.敲胆经-生阳气 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哪里痛,哪里就是毒素淤积所在,要重点敲哪里。 【方法】每天敲10分钟,敲到发热,能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是增强体质的不二法门。 肝和胆相表里,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所以要同时调理。春天阳气生发,靠的就是胆经,胆主生阳。所以到了春天,要抓紧敲敲胆经,阳气得到生发,人就有好状态。 2. 睡前推肝经——排毒 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方法】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就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而您做梦都会做美梦。 在女性经期前后做一做,可以调节月经、保养妇科、瘦身养颜;男性体质下降了,打不起精神,容易失眠,也可以用它来生发阳气,充沛精力,改善生活质量;而老人家呢,则可以用它来作为保健养生的日常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