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发挥党支部
在培养科技人才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几点思考
徐华容
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凝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关键在支委一班人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核心在党小组长。党支部要在生活上悉心呵护,学习上真心鼓励,在工作上诚心支持,着力解决科技人才思想上的徘徊反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学习上的动力不强,工作上的干劲不足,方向上的模糊不清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生活上关心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成为科技人才生活上的亲人和朋友
(一)转变工作方式,覆盖所有科技人才。党支部要着力转变支部只关心科技人员中的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只管组织发展工作的做法,着力转变党支部只关心工作上的事情,只管工作上的进展的传统工作模式,逐步把支部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所有科技人员,投入精力,悉心关注所有科技人员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及时了解科技人员思想上、生活上存在的困惑和实际困难,尤其要关心关注骨干科技人员和近几年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年轻的科技人员大多来自于外省,远离父母和亲人,生活上无依无靠,经济上艰难度日,特别是面临公司经营形势急转直下的现实情况,更要着眼实际,在思想上加以引导,讲清讲明讲透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上加大关心力度,给予实际的帮助,不能因为组织沟通不充分、关心不到位而导致科技人才流失。
(二)创新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党支部了解科技人员的思想状态和实际情况,除了平时工作中的细心观察,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沟通和交流。由于支部工作的繁忙和所肩负的行政工作,党支部书记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整天用在与每个科技人员的沟通交流之上,这就造成支部无法及时地掌握科技人才真实思想动态,导致工作上的被动。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支部书记要创新交流方式,转变传统的听取思想汇报、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利用八小时工作之外、节假日等空闲时间,通过网络来进行沟通交流。如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微信、QQ、电子邮件等等,其方便的可视方式、一对一或一对几的交流模式,这样可以让科技人员摆脱办公环境的拘谨,同时,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真心把科技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更能让科技人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沟通和交流的效果肯定会有所提高。
(三)加强生活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纵观各行各业,人的一切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为了创造个人美好的生活,当然,科技人员也不例外,科技人员通过自身的智力活动,来赢得自己在企业的认可和生活的自立和富裕。党支部要紧紧抓住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科技人员奋发图强,树立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这一点对年轻的科技人员尤为重要。要结合各类科技人员的实际情况,引导骨干科技人员投身科技事业,奠定好今后成为行业行家里手的专业基础;引导青年科技人员自立自强,让家庭放心、让父母省心的思想观念;引导青年科技人员通过自身努力,节约节省,合理规划,积累资金,为今后走向婚姻、建设小家奠定物质基础的思想准备。坚决改变党支部漠不关心科技人员成长,防之任流的现象,坚决避免科技人员沉溺于网络游戏、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倾向,切实加强对科技人才生活上的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党支部在凝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的认识。
二、学习上鼓励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成为科技人才学习上的导师和伙伴
(一)、强化学习意识,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学习是科技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充实科技人员生活的有效手段,更是科技人员在工作上不断得以进步的动力和前提。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要经常鼓励和督促科技人员加强学习,坚定科技人员终生学习理念,着力在创建学习型科技人员小组、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企业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形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让科技人员紧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步伐,实现个人成长和公司进步的双促进、双丰收。党支部要结合本单位、本支部的实际情况,为科技人员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点评和表彰。
(二)做好学习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一班人做好学习的表率,胜过千言万语,胜过千叮嘱,万要求。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特别是党支部领导干部,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一班人要带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领导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解决本单位、本支部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尤其要转化为感染科技人员学习、带动科技人员参与学习、提高科技人员主动学习的能力,与科技人员一同学习,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努力成为科技人才学习的导师和伙伴。
(三)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工作实践,学习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党支部要认真分析各类科技人员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对于学历上需要提高的科技人才,制定3年或五年学历提升计划;对于工艺运用、技术基础欠缺的科技人才,制定夯实技术基础、狠抓工艺编制规范化、实用化的提高计划;对于技术管理能力急需提高、运用现代办公软件较弱,制定管理能力的提升计划。同时,通过QC活动、攻关活动、订阅专业杂志并组织对外投稿,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等途径,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不断将学习的效果转化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实施的动力,不断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改善产品结构、优化产品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实际行动。
三、工作上支持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成为科技人才事业上的引导者和培养者
(一)正面引导科技人才成长,正确认识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科技人员成长不同于其他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因其专业性较强,工作成果考核较为实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党支部要着眼这一特点,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刚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总渴望很快取得成功,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心情组织和单位领导都能理解,但科技人才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个人要有足够的耐力和进取精神,足够的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大学三、四年的学习,让科技人员系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概念和术语,书本上的东西转化为实际,仍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同时,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在进入正式工作时,书本上实际能直接运用上的知识并不是很多,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因此,党支部加以正面引导,引导科技人员脚踏实地,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对于骨干科技人才,党支部要进一步引导其在公司本专业、本行业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努力向更深层次迈进。
(二)指导科技人才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在积极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技人员只有正确认识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党支部要保护科技人员发展其他专长的积极性,留心个别科技人员所学专业与自己特长和爱好不一致的情况,积极发现苗头,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引导科技人员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争取在公开竞聘中展现特长、施展才华。党支部要针对立志献身的公司科技事业的科技人员,指导他们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刚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指导他们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如在第一年的实习中,着重了解所在单位的技术水平、工艺路线、设备加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实习结束后,对单位的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第二、三年工作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三年后,达到独立开展的水平。第四年、五年,主动钻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五年后,努力成为本支部、本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对于本科的科技人员来说,实习结束后,职称一般是助理工程师,争取在五年后,顺利获得工程师职称,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就要把评定工程师所需要的英语职称考试、计算机职称考试顺利通过。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制定在五年内制定考取在职研究生的计划,达到边工作、边提高的目的。对于骨干科技人才,鼓励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站在专业的制高点,发表专业论文,提高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研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三)充分肯定科技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为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党支部要充分肯定科技人员在实际工作的重要作用,旗帜鲜明地支持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有干劲、有能力、有贡献、有作为的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在本支部、本单位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坚决树立和维护科技人员在专业工作的技术权威,逐步改变一切听从行政领导、一切服从行政领导的不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逐步形成让技术说话、让技术判断、让技术决策的浓郁氛围,从根本上激发科技人员投入开发新产品、实施新工艺的积极性,切实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支部要善于搭建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平台,提供舞台,除了日常新产品开发项目以外,党支部要配合行政积极开拓科技人员视野,寻求市场前景较好、技术含量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项目,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调研,组织内部论证,锻炼科技人员实际能力,锤炼科技人员队伍,为科技人员的快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此外,党支部要积极协助行政领导进一步完善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激励机制,努力建立一支朝气蓬勃、想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科技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党支部在凝聚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党支部紧密结合本支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转变支部工作理念,创新支部工作模式,着力提高支部工作效果,就一定能够打造一支适应公司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徐华容 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三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书记,本科学历、会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