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端午节除了能吃上粽子或米饭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割艾草和割韭菜做止血药的事情了。
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首。而艾草对农村人来讲,就是到处可见的最廉价的处风药。
每年的端午节,当我睁开眼睛时,往往就看见母亲已经割好满满的一挎篓艾草和一些韭菜在家了。
母亲说:“割端午的艾草时,是不好见太阳的。见了太阳的,药效就减弱了。”这可能就是中医上说的要讲究中草药的采摘时间吧。受母亲的影响,后来许多街坊在端午节这天太阳出来以前,也会把艾草割回家。
早饭后,母亲将每把艾草都用一颗艾草稍扎一下,然后挨着墙一排排靠起慢慢阴干。母亲讲,艾草要见一次翻一次,翻过百遍之后就能治百病了。现在想起来母亲这样说,可能就是为了让我们勤翻动,使艾草能早点干吧。母亲说过,艾草存放的时间越长,使用时效果越好。所以等到艾草干后,母亲就会把艾草放到木楼上去。
有一次,有个乡亲向母亲诉说,每遇风寒就会腰痛。母亲建议道,你用艾叶缝个小褥子,铺床一段时间看看怎样。还别说,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腰痛病竟然好了。
有时候,乡邻带着孕妇到我家里让母亲进行义务检查,当母亲发现孕妇胎位不正,而她家中又没艾草时,母亲就到楼上取出几把艾草,让他们带回家按照自己叮嘱的方法使用。母亲害怕她们记错使用方法,就让她们当着自己的面演示后再让他们离开。
太阳出来一会儿后,母亲就开始为制作陈石灰韭菜粉做准备了。母亲先从院子后面的井里打来水,把早上割的韭菜洗干净,摊放在竹排上晒着,然后就去找出备用的陈石灰。
快中午时,母亲就把二者一并放在院子中洗净的石头上,用斧头将它们砸碎,薄薄地摊在高粱排上,放到太阳下晒干。据说这种韭菜石膏泥在太阳下几分钟晒干,伤口几分钟就结住痂。而且即使天气再热,伤口也不会发炎。有一年夏天,我家前院邻居头被石头打破后,鲜血直流,就是母亲抓了这种药粉按上后才止住了血,伤口不久也很快痊愈了。
等药泥晒干后,母亲就会把它收起来,用瓶子装好备用。如果街坊邻居誰头破了或手指什么的被刀类割伤的,就跑去向母亲讨要,母亲向来都是慷慨赠送的。
童年的这些温馨画面时常在我脑海出现,母亲那句“要时常想着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的话,也时刻提醒着我不断提升自己,尽力去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

作者简介:李卫民,网名为人民服务。洛宁底张乡人,现在杭州打工。最喜欢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