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游戏记忆(三)
江苏 周阳生
跳绳
跳绳是锻炼身体的游戏,一根细麻绳就可娱乐。我辈儿时跳绳没有现在这么多花式,单人跳时分单脚跳、双脚跳。多人跳时,两人左右甩绳,一人或二人以上随上下甩动的绳跳跃进出,谁被绳绊脚为输。技术高的单跳者,腾空一次,绳子能连续甩三圈。时至今日,跳绳已有了世界性的大赛,北京体育学院的跳绳队,就多次夺得世界跳绳冠军,他们的跳绳融入了体操和杂技元素,各种腾翻跳跃动作矫健优美,或如玉凤展翅,或如金龙过江,加上炫彩的舞台背景,其表演者如精灵般地活跃在梦幻的台上,美不胜收,令观者啧啧称叹。
跳房子
跳房孑也称跳格子,是用粉笔在地上画九个方格,一、二、三格在下方,四、五格在中间,六格在七、八连格下面,最上面是第九格。
游戏时,取一瓦片放到第一格中,然后用脚移动瓦片,脚与瓦片压线和出格均为输,谁顺利到达第九格为赢。有时为了增加难度,还会规定,瓦片的凸面必须朝上,如凹面朝上算输。有时还会在方格中写上"蒙眼过"、"单脚过"等字,提示某格只能闭眼跳格子踢瓦片和单脚跳格子踢瓦片,游戏时,谁要是犯规就会被哄下场,让等侯的小伙伴继续游戏。那场面非常活跃,但小伙伴们的"执法"却大公无私、严肃认真,谁犯规,谁退出,仿佛铁律一般。
跳房子游戏,据说传自古罗马,原是在罗马广场上用瓷砖砌在的带罗马字的方格图,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不知是猴年马月地传到了中国民间,成了我辈儿时的游戏。
拍纸牌
拍纸牌,是一种有输赢的游戏,纸牌一般有识字卡片、火花、纸牌等,高档的有一分钱十张印有四大名著人物图案的,简易地是自制的小硬纸板,上面写字或画小图案。游戏可分两人对玩,也可多人一起玩。玩前各人先下注至少一张以上,纸牌正面朝上,然后出剪子、石头、布,确定谁先拍。拍牌时,手心向下窝起,靠掌心的空气虹吸纸牌翻面,一人一次轮流拍,拍牌时,纸牌翻面越多,就是贏家。有时下午放学后,小手能拍得通红的才回家。
斗鸡蛋
斗鸡蛋是立夏的风俗,也是儿时的游戏,煮熟的鸡蛋用彩绳编织的蛋网挂在胸,俨然是最美的饰品挂件。课余时,小伙伴们纷纷从书包里取出鸡蛋来玩斗鸡蛋游戏。玩时,一对一地手握红皮鸡蛋,被击者,将鸡蛋尖端朝上藏于虎口处,因为红皮鸡蛋的蛋尖部分,蛋壳较硬耐抗击一些。游戏中,谁的鸡蛋被击破,谁自认倒霉。
这本是一种普通的儿时游戏,可在我的脑海中还残存着一段与此相关的难忘记忆。当时,我有个小学同学,他家中极贫,立夏也吃不上鸡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围而斗蛋。
谁知下午放学时,他也参加了斗蛋游戏,而且屡斗屡胜,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的鸡蛋是他那原做过木匠后重病在床的父亲为他亲手雕的染色"木鸡蛋"。事后有同学汇报了老师,当老师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并让我这个少先队大队长随老师一起做了一次家访。家访时,老师除教育同学要诚实做人做事,不能弄虚作假外,还组织年级同学为他家捐赠了一些生活用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关心,感动得这位同学痛哭流涕。后来,他对我说,他们家已有好几年没吃过鸡蛋了。那一年已是我们的小学毕业年,因家庭的困境,他小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如果不是毕业各分东西,我还真愿意在立夏那天送他几只红皮硬壳鸡蛋,让他与其他同学一样,兴高采烈地在课余与同学们斗鸡蛋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