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父亲
文/诵/晶莹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小镇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我崇拜的,多才多艺的,温和而严厉的,积极向上、刻骨钻研的,对工作、生活又是苛求完美的人。用现代的话说,是一位情商很高的老爸爸,满身充满正能量的男人。

父亲一生都衷爱教育事业。也是一位思维及超前的人。我们小的时候,为了让弟弟识字,就从医院的药房找来药盒,制成卡片。之后用墨笔写上汉字,背面画上图。弟弟就可以看图识字了。有一次表姐来,我们拿了一张卡片让她看图猜汉字。她说是老母鸡下蛋,我不说,都会猜出这个正面是什么字吧,看来我爸的看图识字还是很形象的。记忆最深的,还有那碗热气腾腾的饭,那个穿着短裤光着膀子的小男孩,那个没有涂色的大海......。这是我记忆中的识字卡片。是二十几年后女儿的彩色的识字卡片不可比的。

父亲是一位寓教于乐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友。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爸爸在后岭村小带班。经常带学生们走出课堂,在教室附近的林带里捉迷藏、寻宝、做游戏。迷藏里会有算术题,被找到的就做题,宝寻到了也可能是说成语或读课文。那时我和这个班的学生年龄一样大,爸爸经常带我去和他们一起玩。前些日子,我和这班的同学微信里还说起那时的趣事呢,爸爸的学生也和我一样很怀念他,以及爸爸带给我们的教育。前几年,家里来了两位爸爸的学生,那个当空军的大哥哥和当老师的大姐姐,她们都在外地,如今退休了,回来后得知爸爸不在了,让我带他们去爸爸的墓前献出一束花,深深地鞠躬,表达对老师的思念。

父亲是一位慈父,又是严师。春天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爸爸带着姐姐和我,开始侍弄我家的小园。无论哪样,爸爸都做得很细致。笔直的障子,整齐的菜池,就连栽的菜苗都用线吊着,株距非常严格的,邻居们路过都会驻足观看,夸爸爸干啥像啥。夏天带我们去几里外的稻田用扒网扒鱼;到圈河采菱角,摸蛤喇;每到瓜果熟了的时候,早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就穿着雨靴拿着小棍在小园里给我们摘顶着露珠的黄瓜;有时爸爸骑上自行车去十几里外的瓜园买香瓜给我们吃,好香好甜好脆,现在想起来还会流口水呢。秋天,我们去大地挖野菜,打柴火,因为爸爸要上班,只有下班后才去接我们,为了能在绿野中迅速准确的找到我们,给我买了一件紫红色的秋衣,让我把衣服挂在高高扬起的推车车把上,爸爸找到我们拉着满载一天收获的推车,我们在后面用力的推着,欢声笑语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天,对于北方农村的我们每天吃过晚饭早早的就躺在了热炕被窝中,等着听爸爸给我们吹箫,更多的是爸爸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插在裤腰里,在地上来回走着给我们讲故事,给我们读四大名著,还给我们背他在学校演出的台词,在台词中,我们知道了《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也正是这样寒冷的冬天,每天早晨,爸爸把我关在仓房里读课文,练习朗读,吃饭时把我叫回来,站在饭桌前给家里人读练习的课文,只有读合格才许吃饭,有一次爸爸都说可以吃饭了,可弟弟还在那挑毛病,说我有口吃的地方,正是爸爸的严厉,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才使我喜欢上朗读,才使我热爱朗读。

父亲是一位不平庸的人,又是一位刚强的人。记得那一年我和我爱人星期天回爸爸妈妈家看他们,在长春火车站拥挤的人群中,一个人在努力的护着他腋下的一个盒子。爱人好奇地走过去看,可我不用细看,那熟悉的背影我一眼就看出是谁。我问“爸这是啥”,爸神秘地笑着说,“电子琴”,我惊讶着,狂喜着......,一路上,爸爸跟我说着他的电子琴,说着他的箫,他的胡琴,还有歌片。一小时的路程很快到家了。墙上昔日报夹上的报纸又多了一份功能,爸爸像当年给我们写识字卡片一样,写满了歌谱、歌词。这些随着爸爸的过世和搬家都不在了,可是我的柜子里珍藏了爸爸那些抄在八开白纸上的歌谱歌词。《牧羊曲》是爸爸最爱的一首歌,想爸爸时我会拿出来照着哼上一会,虽然现在电脑,手机上都有,可是没有爸爸抄的更温暖,更贴心......。我的柜子里还珍藏了爸爸的《教育学》《心理学》两本伴随他一辈子的书。还有让我看了就泪流满面的教案本,那上面贴着生病以后每次复查的化验单,记着服药情况、病情变化,记录了他生病、治病的经过。记录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我们的希望。爸爸生病到去世短暂的时间只有26个月。这期间十几次的住院、手术我都是陪在爸爸身边,端饭、漱口、擦身子、聊天、散步......。特别是在上海手术时我的精心照顾、可口的饭菜使爸爸这位经历大手术的病人体重没有减反而增了四斤,回来时把爸爸完好的交给了妈妈。可是病魔还是侵蚀着爸爸的身体,不得一次又一次的住院、手术。爸爸的坚强是超人的。最后的日子腹部肿得很大,弟弟请来医生在家为他排腹腔积液,不能用麻药手术,将腹部切开放引流管,他顺着炕躺在炕边,我双腿跪在炕沿上,我和爸爸四只手紧握着传递着坚持的信号。半个小时后完成了排液,我的脸上汗水、泪水交融着,可爸爸浑身只有豆大汗珠在滚动,两只求生的眼睛望着医生......。这样的在家行术做过两次,都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最终爸爸还是带着万般的不舍离开了我们,最终我们还是带着万般万般的不舍松开了爸爸的手。二十七年了,每当想起爸爸我都会微笑着回忆小时候爸爸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每当想起爸爸都会泪流满面叹息着爸爸的短暂人生。

本该是结尾了,又让我想起这一幕,我退休后,上了老年大学,每次跟同学们去唱歌,我都会唱刘和刚的《父亲》,每次我都会被画面和歌词感动着。当看到画面中父亲煮鸡蛋给儿子吃,他自己舔着抠完鸡蛋皮的手。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一年夏天爸爸去长春出差,带我到动物园看动物,回来时在德惠被大雨困住了,只好住了那个大通铺的旅店。没有吃的,爸爸用牙缸冲着买来的油茶面,我是用油笔杆当勺子搅着干的吃,爸爸只喝我搅剩下的稀的......。这辈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太短太短,可说起爸爸就又是太多太多。就让我用《父亲》中的一段歌词来结束我这一次对爸爸的想念和永久的怀念。“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莹儿于二零一九年父亲节

作者及主播(晶莹)
喜欢唱歌,朗诵。长图公益课堂朗诵兴趣班学员、长春朗诵艺术沙龙学员、一汽老年大学朗诵提高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