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过时了,一种新型“啃小”正在形成,比啃老更势利更现实

母婴参考
05-31 17:45优质原创作者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不知何时,“啃老族”(年龄在23~30岁之间、具有自主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需要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逐渐out,一种新型的“啃小族”如同雨后春笋,开始生根发芽。

她花了6年时间,将女儿养成“怪物”
童童(化名)今年12岁,长相甜美可人,是小区里的“小明星”。
同龄孩子天真无忧地在学校里跟伙伴们一起嘻哈玩乐,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然而童童每天都在不停地化妆、换衣服、拍照、卸妆……“123,姿势摆好,笑一笑”,“咔嚓”、“咔擦”、“咔嚓”……结束一组照片,继续下一组。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每天脸都会笑僵。”卸完妆后的童童面无表情的说着,衣服还未来得及换,一旁的妈妈就立即催促着女儿抓紧时间,晚上还有一场秀。
这样反复转场、在各处奔波的日子,童童已经过了6年。6岁那年,妈妈把童童送到了一家表演培训班,本意是想锻炼女儿,没成想孩子在这方面比较有天赋,被一家专门打造童星的网红店看上。

第一次出活动,童童就赚了6000块,这让父母兴奋不已,从那之后,夫妻俩就有意辞掉工作,专心为女儿做职业规划。最开始童童每天抽着周六周日放假期间进行平面拍摄,每天“工作”8小时,“日薪”平均4000元,每天大概需要拍摄100多套衣服。
随着童童曝光度变高,不少商家主动找上门,父母的野心开始变大,他们不再满足于一周只有两天的拍摄,经常去学校请假拍摄。白天拍摄,晚上放学回家后,还要在网上直播,有时候甚至要出席一些其他的商演T台秀。
父母银行账户的钱越来越多,家里的环境得到改善,孩子能穿着漂亮的名牌衣服上学,接受全班同学的羡慕眼光,然而她也变得越来越沉默,有好几次提出不想去拍摄,想在学校好好上学,父母都会大声斥责,然而逼着孩子去。

在拍摄现场,童童要快速切换自己的心情,即使不高兴也要不停地笑,摆好动作,回到学校,因为经常忙着“工作”,学习跟不上,经常被老师批评,童童每天都特别压抑,可是又没有朋友能倾诉。
渐渐地,她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越来越少,也不愿开口说话,每天只要在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内,而且脾气也变得愈发古怪,经常一不高兴就摔东西,好几次竟然在上课的时候拿着剪刀剪头发、剪衣服。
老师察觉到不对劲,联系了童童的父母,父母也有些心慌,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结果发现孩子已经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
童童的故事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近几年,随着童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童模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增,这也让很多父母看到了商机。

前一段时间,一则“童模小女孩拍照时遭妈妈踢踹”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以上种种迹象皆表明,一种新型的“啃小一族”正在茁壮成长。
何为“啃小”?
其实,这是一个相对“啃老”延伸出的一个概念,大概意思是父母具有赚钱能力,但是却把自己当成赚钱工具,依赖小孩的经济生活。
据了解,现在有很多“童漂一族”,在“童漂”基地,有些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就被父母狠心送来接受拍摄赚钱,还有一些孩子直接告别了学前教育,专注拍摄赚钱,他们可以日入过万、年入百万,让那些爱钱贪名的父母趋之若鹜。
我们很难想象到,原本应该在父母庇护之下快乐成长的儿童,闯入了成人的名利场中,跟“生意”、“客户”、“报价”等词汇绑定在一起,每天迎合镜头被当做漂亮的“人肉衣架”来回折腾是什么心情,我们更很难理解那些利欲熏心,自己有手有脚不愿脚踏实地赚钱,利用孩子的商业价值牟利的父母。

“啃小”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1、影响孩子的三观形成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社会儿童参加商业活动的现象较多,过度消费儿童的现象较为严重。
而被过度消费的儿童,由于过早踏入赚钱行列、天天面对没有个人玩伴、没有自由生活的焦躁中,往往一失自身年龄该有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变得早熟、少年老成。

除此之外,孩子的三观是在幼年时期萌芽、青少年时期定型,如果他们过早接触到成人世界的复杂,可能会影响其三观的形成,将来变得浮躁、急功近利。
2、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被金钱所蒙蔽,为了不错过童模红利期而耽误发财的大好时机,每天让孩子接受超负荷的工作量。有一个被称为“织里第一童模”的女孩,就曾经在某一天内拍摄了264款衣服,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大人都未必能够承受,何况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此外,有人说“出名要趁早”,却忘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孩子过早去出名,过早面对外界舆论的纷杂,接受外界的评头论足和审判,是否会对她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呢?
过去几年,各卫视策划了不少有关“带娃”、“育儿”类的综艺节目,平均年龄不到6岁的小孩,明明是最没有心机的时候,却因为不小心做出某些不太合适的举动或者是因为后期剪辑的原因,网络上骂声不断,一群成年人肆无忌惮地网络暴力小孩子。
面对这样的侮辱和谩骂,孩子们是否能真正的快乐呢?看似是主角的他们,其实背后承载的是家长欲望的沟壑和商业世界的真实竞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们能够理解,只不过有些“啃小”父母,盲目地把孩子当成“摇钱树”,剥夺属于他们的童年美好时光,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
最后送给父母一句话:“子女和父母有建立界限的必要。”(引用自王浩威《晚熟时代》)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父母虽是监护人,可以对着孩子立规矩,可能却也要兼顾民主,不能强迫他们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以上图片和文章皆来源于百度网络。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编委会成员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行愿尼师
文化总顾问:
傅天琳女士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尚书
刘枫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女士
昳岚(张华)女士
金铃子(蒋信琳)女士
梅依然女士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王平华女士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名誉总编辑
子磊
高彩梅女士
罗晓红女士
高巧玲女士
原野
总 编辑
释圣静
执行总编:
琚 雪女士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女士
副 总 编:
沙从兵,梁欢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
付海平女士
高秀梅女士
紫箫女士
主 编:
杨琀, 贺秀琴女士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女士
副 主 编:
张新锐, 向思治, 李海霞女士
责任编辑:柴义叶女士(一念花开)
僧侣作家释圣静简介
释圣静:字号月印,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辑。《追梦》杂志主编。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曾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评论达人’奖!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征稿启事
为了传播佛教文化,为弘法利生建一个形象化,立体化,艺术化的,大家喜闻乐见的道场!现向佛教四众弟子,以及文化艺术界等社会各届,喜欢佛教文化……传播正能量的有识之士征集文学艺术各类稿件,但必须是正面的反映佛教生活的作品,尤其是贴近寺庙生活的有浓郁佛教气息的作品……即日征稿,常年有效!(编辑有改稿权,不愿者请注明) 正面反映佛教的诗歌(包括古诗词)、散文、小说、歌曲、美术等文艺作品,以篇幅短小的为主。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网络平台,由月印无心QQ空间、月印无心直播间,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微博,月印无心微信公众号,以及《妙笔生花文化网一一月印无心佛教文化专栏》,都市头条‘太原头条.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共同组成。 作为《作家报》《长河诗歌》,《天涯诗刊》的编辑巜追梦》杂志主编和大家文学网管理员的圣静师父,有向《作家报》《长河诗歌》巜追梦》杂志等合同作单位组稿和初审稿件,以及向《天涯诗刊》等刊物与网选发刊用文学作品的职责和义务!(无稿费,投稿视作同意使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的图片和音频,以及视频等,除了注明作者名称的外,其它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与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无关!
温馨提示:本平台及释圣静所推荐的所有平台,为佛教文化或者文化公益平台。(本平合作单位有:《作家报》《天涯诗刊》杂志社,《长河诗歌》杂志社,《追梦》杂志,大家文学网,等均无稿费!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及作者!报刊杂志(选集)等选用,请联系作者和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编联系QQ邮箱:2649203026@qq.com
微信号:q18100347582
微信新号:q13389616903
QQ:2649203026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6823737399
中国诗歌网主页地址:http://www.zgshige.com/c/2017-08-07/3981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