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原创)
文/张青林
近期,盛情和感动之余,连续写了几首有关桂花的诗词。但每看桂香,醉透心脾,更加不能满足我对桂花的思念和倾吐。
初听桂花,是在孩提时学唱的一首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原以广寒月中有,不知山开人间种”。没见过,只觉得很美。
初见桂花,是在杭州西湖湖畔,但只是路过经过,识桂闻香,“原来这就是小时传唱的桂花”,没有放在心上。又见桂花,是在上海,没想到一见如故。再见桂花,是在南昌了。因工作调动,天天可以见面,时时可以闻到桂香。路经驻足闭目,常常闻香怀远。

曾在象湖湖畔,我写了关于桂花的第一首《暗香》:“三月忽闻桂花香,不知芳从何处来。身经阡陌黄花地,原来彼香在此开”。虽然是描写的油菜花,但是第一次提及桂花,感觉世上的花香都可借桂香来比喻。
桂花分金桂和银桂,金桂像金色的榆钱,一串串,一簇簇,“揉碎黄金万点轻”,金色的花蕊撑开四片花瓣,像繁星点点。银桂玉枝高挺,像雾凇,“未须夸雨露,慎与藏冰雪”,满树层层叠叠,串串宝钗,银光闪闪。
桂花在念。月桂憧憬,赏桂似归。“三十六宫重愁,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淹留在外,客留他乡,最容易产生归乡的情愁。“广寒玉殿宫阙,问何时捧出桂花酒,若千里共婵娟,月何渐渐如钩”。

桂花在香。一月一花,芳满四季。在我心里,桂在香在。其醇厚的香是醉人的香,又是最美丽的风韵。“羞见攀枝嗅欲定,香诱心难静。忍离知香闺,浴芳沐溟,香醉魂未醒”。
桂花在雅。“花开两季世无争,香飘十里不图名”。比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梅花,桂花低调了很多。没有“众芳摇落独暄妍”的高傲,更没有“占尽风情向小园”的强势。她抱朴含真,碧玉天成,连吐蕊绽放都是惜秋碎心。“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她的花总在绿叶里遮着,羞涩散发清香。自然闲淡静雅,她总是亲亲给你温馨气息,在思念的季节,给你回忆和甜蜜。
桂花在贵。常以贵妃、姮娥美誉,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神话,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蟾宫折桂”更是今天莘莘学子的美好向往和寄托。
......
后来,发现桂花的美在点缀。在高大樟树垂柳下、修竹桥头边、荷池幽径旁、房前屋后......循着飘香都可以看到桂花。“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秋风过后,扑簌簌的桂花落在绿茵草坪上。“黄金万点似繁星,缕缕心田润无声。多想蛊盛寄千里,孤枕香透千里梦”。以绿点缀四季,以香点缀芬芳。
【作者简介】

张青林 1969年2月出生,山东鄄城人。研究生学历,爱好文学,作品散见全国各个杂志。目前在中国石油江西销售公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