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二题
雕刻师

一刀又一刀,木屑碎片纷飞,罗汉已具雏形,像模像样了。黄自强把它搂得更紧,两眸随刀锋游走,透出一股坚毅的光芒。
春风掠过杉木南竹,捎来归鸟啁啾。小女孩蝴蝶般翩跹而至,双臂环着黄自强的脖子,格格直乐:“爸爸,你雕的大肚罗汉太像了!”
黄自强嘱咐小女孩去做作业,给奶奶洗脚、吃药。一刀又一刀,那陶醉的身影,在黄昏余晖里,俨然一尊雕塑。
那一天,村支书领着魏明爬上黄家陡峭的地坪,黄自强正在给盆景施肥。气喘吁吁的魏明像个书生,架眼镜,白净秀气。黄自强瞥他一眼,也不理会,继续干活。魏明踱入矮塌塌的屋子,眼前为之一亮:只见各种形状的根雕排列成队,像等待检阅的士兵。魏明满心欢喜,微笑着频频点头。
大肚罗汉独坐一隅,含嗔带笑。它耗费了黄自强半年心血,朴掘雅致,泛出古铜色光泽。它吸引了魏明的注意。
魏明问:“大哥,这些根雕都是你做的?!罗汉怎么卖?”
黄自强放下花盆,伸出一根指头。
魏明摇摇头:“一百元太便宜了,我给你五百!”
黄自强收下钱,目送客人远去,手还在抖。他慢慢坐上木橔,捋起左边裤筒,取下假肢,摩挲着齐膝的肉柱……
黄自强曾是画岭有名的泥水匠,人长得帅,手艺也娴熟,追求者无数,均不合事。时有一外地女子嫁到画岭,由其牵线搭桥,娶广西妹玉林为妻,育一女儿。
玉林不爱劳动,嗜赌成瘾,奶着孩子也要搓麻将。黄自强说过多次,她不爱听,争执吵闹或赌气回广西,返家又一样。黄自强没辙了。
女儿四岁那年,黄自强不慎从楼顶坠地,伤势严重,急送医院。画岭距城远,路上耽搁久了,县医院建议送长沙治疗。如此一折腾,在长沙的大医院,黄自强锯掉了左腿,才得以保住性命。黄自强鬼门关上走一遭,不出半年,玉林弃家而去,再没回湘。
父亲已不在,母亲患病,女儿需照顾、上学,全家的重担都压在黄自强身上,可他残了,少了一条腿……那一刻,黄自强万念俱灰,如同掉进冰窟窿,就连活着的勇气都没了。
“有一首歌唱得好: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请放心,你的困难村上不会不管!”支书的话铿锵有力,给了他信心和力量。“摸不了泥刀,就握刻刀,反正咱画岭多的是枯木老树,雕出个名堂来!”

黄自强擦干泪水攒劲干,就真的雕出了一片新天地。画岭山峦起伏,杂树丛生,每逢建房修路架桥,大兴土木,总会挖出树根蔸脑。他拄着拐,瘸着腿,到处翻找“宝贝”,搬不动就请乡邻帮忙。除了吃饭睡觉,他的心思都花在精雕细刻上。又找来根雕盆景书籍,依样画葫芦,加入自己的元素,化平淡为神奇,那些笨掘的木头都“活”了,“立”起来了!
“爸爸,你怎么哭了?”小女孩放了学,看见黄自强抚腿愣在那里,跑过去帮着套假肢,搀扶黄自强进屋。
黄自强拢着小女孩的头发,扬一扬手中的钞票:“闺女,爸挣钱了。你可要努力学习,到城里读初中、高中,上大学!”小女孩懂事地抿抿嘴。
数载光阴飞逝,黄自强搂过的“宝贝”不计其数。有的酷似茶具,古色古香;有的宛若大象,憨态可掬;有的恰如仙女浣衣,裙裾毕现……县城内外,慕名求购者络绎不绝。
山花烂漫时,黄家土砖屋变成了漂亮整洁的平房,水泥路延伸到了地坪。黄自强的“心肝宝贝”坐上汽车,来到城市,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支书和魏明又来了。魏明瘦了许多,黑亮中透出红润,已无书生派头。黄自强见到魏明很激动,两人称兄道弟,熟络得很。屋舍四周高个人头的板栗柑桔,争相啄食的黑鸡白鸭,还有满池的草鱼青鱼,都是魏明引来的财富。
春光灿烂,老人躺在椅上晒太阳,恬静而舒适。黄自强专心致志地摆弄树蔸,一刀复一刀,人与物浑然一体。阳光洒在黄自强的脸上、肩上和背上,像镀了一层金子,熠熠生辉。这个画面总是在魏明脑海重现,如影历历,清晰如昨。
魏明在扶贫日志里这样写道:人生愈雕琢,愈精彩。
青青世界

老贵女儿姗美,粉嫩十八岁,有了心上人,是画岭枫树湾的俊俏后生宝国。宝国会唱花鼓戏,扮谁像谁,惟妙惟肖,惹得姗美梦里都是他。
四月桃花笑,鸟雀啾啾叫,无限风光惹人醉。那一天,姗美的嘴宝国给亲了,奶子也摸了,俩人私订终身,非彼不娶(嫁)。但幸福如暴风骤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想到要过老贵那一关比登天还难,两颗怦怦跳动的心,便溢满了惆怅与悲伤。
宝国长得一表人才,县城念过高中,差三分上大学。曾在小镇摆摊卖书,送报纸,做油漆小工,啥活儿都不拒。画岭女子成熟时,大多自产自销,拣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嫁人了事。老贵思想较前卫,不希望姗美留在画岭遭穷罪——像其他妇女一样生娃带崽,日晒雨淋,面黄肌瘦。
拜老贵所赐,姗美远嫁千里之外,宝国始未料及,黯然神伤。宝国怎么也想不到,昨日山盟海誓,转瞬万水千山,再无姗美音讯。然而,生活这条河流永远不会停滞,万千浪花依旧奔腾向前。痛定思痛,宝国苦中作乐,提壶上南山,欲一醉方休。月光如水银般流泻,星空浩瀚无垠,宝国醍醐灌顶,心静如水,发誓再不讲对象了。
宝国发誓的日子很特殊,这天是他三十岁生日。宝国父母年事已高,唠叨复唠叨,嗟叹归嗟叹,只不过徒增烦恼罢了。
此后,宝国完全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早起晚归,每日与锄头扁担粪桶为伴,种瓜果,栽蔬莱,怡然自乐。一畦畦菜土,绸缎般舒展开去,宝国精心莳弄,宛若姑娘绣花,齐整如豆腐,如书册。苋菜、包菜、黄泥白、上海青、黄瓜,这些四季的青菜甚是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滋润,一茬茬地长势喜人。
宝国的菜种得好,除了自给自足,吃不了的送乡邻,送高速公路食堂,甚至挑到集镇市场去卖。宝国的卖菜担子,从春到冬,晃晃悠悠,风雨无阻。村里无人管的地也没闲着,宝国种西瓜、南瓜、冬瓜、香瓜、萝卜,日子过得很充实。一年又一年,宝国的腰包鼓了,楼房建了,车子也买了,是该扬眉吐气了。但宝国并不快乐,反而眉头紧锁,心生忧虑。画岭还有人未脱贫啊。譬如老贵。
老贵指望姗美嫁得好,但姗美遇人不淑,女婿虽是农场主,脾气却坏透了,动辄打人,姗美忍无可忍,拖着二个孩子离了婚。老贵婆娘一病不起,卧床半年,撒手归西。有一次,老贵到镇上打电话,回来折了腿,养伤三个月才下地,走路一拐一扭,日子过得艰难。另外,姜八骑摩托车翻下沟磡伤了胳膊,左四眼睛不太好使……
那一年,宝国选上了村主任。想到老贵、姜八和左四等乡邻尚在贫困边缘挣扎,宝国寝食难安。“如果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既能解决老贵等人就近打工挣钱的问题,也能带动村民致富,一举两得啊。”思路一打开,宝国就与扶贫干部商量,流转一千多亩土地,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招了老贵、姜八、左四等四十余人,搭大棚,整菜地,盖地膜,净菜运送城里。几年下来,宝国注册了商标,建立了“农校对接”销售网络,在城区及湘潭、长沙设立多个绿色农产品直营店,开设蔬菜网络直销店,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让消费者观摩蔬菜生产全过程,吃放心菜,生意红红火火。
宝国的事业越做越大,同时也搞蔬菜育苗和优种培育,举办种植培训班,向社员免费提供生产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带动周边几百户村民种蔬菜,统一收购、加工、销售、配送,共同致富。
“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日三餐缺得了蔬菜吗?人不吃蔬菜能行吗?党的政策好,画岭蔬菜基地四季常青,细水长流。”宝国伫立田野,接受各路媒体记者采访。有风从山外吹进来,掠过菜地和果园,掠过画岭青青的世界,唤发出蓬勃的生机。
老贵笑眯眯地望着宝国,后面跟着姗美,她的手不知搁放哪儿了。
刘向阳,湖南省湘乡人,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湖南省公安文联会员,湘乡市作协副主席,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签约作家。迄今已在《啄木鸟》《小说月刊》《湖南文学》《广西文学》《滇池》《微型小说选刊》《中国文化报》《人民公安报》《检察日报》《羊城晚报》等刊报发表短篇小说、儿童文学、小小说200余篇,有作品入选初中、高中语文试题和各种微型小说年选。
姓名:刘向阳,地址:湖南省湘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红仑大道006号)
邮编:411400 电话:18373201379 QQ:717557395 微信:LXY71755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