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
文/米兰花
2019年5月19日午夜11点10分我的婆婆撒手人寰,享年92岁。
她是一位善良,纯朴,勤劳且手巧的传统婆婆。我们的故事开始时,她已经60多岁了,那时候的她,个子很高,皮肤也白。婆婆生于旧社会,我的婆婆就是大半个中国近代史。婆婆的脚是新旧社会转变的见证,两只脚只裹了一半,虽然不是古时候的三寸金莲,但五个脚趾头都蜷曲在一起。当时还有些懵懂的我总会寻根究底。婆婆总会说“过去的人都得听父母的,叫你干啥就干啥,不是现在的人呦,过的自在”。听了她的话,我总觉得婆婆的故事是那样的令我着迷,总是缠着婆婆再和我说一些。

婆婆经历过北洋、民国和新中国,其中婆婆念叨最多的就是抗日战争,也是我问题最多的那段历史。“日本人是不是很坏?”“婆婆有没有见过日本人?”等等。她也会不厌其烦地给我她的故事。日本人进庄扫荡,打着找八路的旗号来找花姑娘,她们这些年青姑娘都是在脸上抹灰,头上顶着个破毛巾,躲在麦田里,可不能让日本人认出来。她的故事,拉进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中,抚平了刚做人妇时我不安的心。自此以后,我们娘儿俩就有了不解之缘,她成了我婆婆,我是她家的媳妇。

在三十年的相处中,我们没有吵过架。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状况。让我觉得她是个不可理喻的人了。有一次,我家先生在给孩子洗衣服,她很不满意地说:“我们村里的劳力(男人)从来不洗衣服,你看看,怎么能让小三(我家先生的小名)洗衣服呢?”我听到后,很是不高兴。于是反问道:“我公公不洗衣服?”提到公公,她认真回答:“你老公公这人啊,他洗衣服奥,他最爱干净了,晚上到家后就洗澡,洗衣服,……”婆婆那时的表情,像是自言自语,看着婆婆脸上洋溢着幸福、骄傲的笑容,想想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好,原本老公俩在家很开心,可是为了照顾我们,帮助我带孩子,却让她们分开了。

我公公是难得的好丈夫,对我婆婆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无奈我要上班,婆婆不得已而为之来我这帮我看孩子。她说的话也许无心,更是无意,想到这些,我就再也不和她说的话较真了。自此以后,我们之间的称呼也变得特殊起来,关系就更亲密了,她平时叫我的姓“密”,我叫她“老妈妈”或“有年人”。
她是个爱干净的人!从不得让家里的脏衣服过夜,并且每天坚持洗澡,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会用毛巾擦擦身子。除了鱼肉,其他肉食她一概不吃,她认为那些猪啊狗啊鸡啊脏,牛啊憨厚,羊儿善良。在那段日子里,我们家都少买肉,多买鱼。有时我戏言她说:“你是回子?”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笑骂我胡说八道。
婆婆喜欢穿花色衣服,刚来我家时,看到有些年龄大的人穿花衣服,总会驻足频望,我想那也许是羡慕吧。我就和她说:“老妈妈,也给你买一件,”起初她总是自嘲乡下人不能穿,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她很乐意地穿花裤子,花褂子。自此以后,婆婆再也不区分城里人和乡下人喽。每次回老家,总会带些我们这里的旧衣服,送给左邻右舍,回来后,就会很高兴地讲述着老家的见闻。我仔细地听着,婆婆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我的婆婆手巧,她一生中最开心的事就是帮助左邻右舍的人缝缝补补。不论大人的,小孩的,还是结婚时的婚被,剪个双喜字,或是窗花什么的。总之,她喜欢帮助别人。如果让她从回老家快点回来,只要我说,李家等你给小孩缝制棉裤呢,李家要你缝制被子,保准晚上就到!她在我这里生活了五年的时间,当孩子上学了,她就回去。
以后的日子,她就会隔三差五的来过几天。每次回来,我就会买她喜欢吃的给她吃,喜欢用的给她用,她总是唠叨唠叨我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每当这时,我都说不值钱或者用旧的,她才会安心!
婆婆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是她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我做人的楷模。

03年,公公因病去世了,婆婆这辈子最骄傲的人走了,婆婆的天塌了。自那以后,婆婆苍老了很多,也沉默寡言了,经常都是一个人在门口抽烟。没几年,婆婆掉床瘫痪,这一卧就十载。每次回家,看到日渐消瘦的婆婆,回想当年的身影,不禁潸然泪下。恨日月如梭,岁月不饶人,恨人间疾苦,让人受罪。前三年她头脑清醒,每次我们相见都泪如雨下,她觉得自己不能动了,累赘儿女了。
婆婆的一生都是善待他人的,为何如此受罪呢!在以后的七年时间里,她的意识不是很清晰了,时而识人时而不识。我们做儿女的只能尽最大努力照顾她,看着她在床上痛苦的活着,自己无能为力,内心愧疚,总会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哥哥嫂嫂,他们辛苦了!
婆婆一生的心愿就是死后不火化。但是,我们做儿女的不能实现她老人家的夙愿。昨天上午9点时,当看到她的遗体送进火化房时,还有什么比这最刺痛心窝啊!娘啊!您就这样仙逝于尘世间。娘啊!您最后的心愿不孝子孙都没法帮您实现。娘啊!您看到您的子孙们送您的最后一程吗?娘啊,再也无法回家叫您一声了!娘啊!愚媳痛苦之情仅以此文不能言表,望娘在天之灵原谅。

作者简介:米兰花,三秦文学编辑,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诗文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三秦文学》,《竹林文苑》,《教师专刊》等平台和《江苏大众文学》《花厅》《市报》等纸质刊。座右铭:人不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让自己崇高。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