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易经新解 16文/周凤森

乾道乃革 六龙御天
柴门草碧乾道幽
与君深苑诗作酬
风落星花六龙御
春秋无限戏白头

书籍是人类文字符号的载体,文字是宇宙大道真理的载体,文以载道,故而读书之目的并非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之终极目的在于明理!百年人生,如驹过隙,我们当活之明明白白,逝之亦清清楚楚,我从哪里走来?我归哪里而去?其实一切生灭行踪皆不离“道”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既然生死无常皆在道中,一切生命轮回不过是宇宙现象的一次次幻化过程,生命的过程不是追逐并迷恋于梦幻现象的过程,而是透过生命轮回现象觉悟到真正的自己是“谁”!从而做一个超凡脱俗的圣者、悟者、达者。 “ 搜罗神化观周易,略去玄黄陋太初”,中国《易经》乃无字天书!在众多令人开悟的经典中,《易经》没有繁文缛节,直接了当,悟入本心,自觉觉他,以道传道,它力图用两个阴阳符号去描述宇宙的太极本质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变化规律。对于易经内理的悟达必须同时结合《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佛学经典中阐释的理论互相印证。我们必须牢记:宇宙真理只有一个!而世界上几乎一切经典包括《圣经》《古兰经》《易经》《佛经》《道德经》都是宇宙真理的载体。那么这些经典的共性思想就是全世界上下几千年来公认的真理!
人类应当突破几百年来已成定势的狭隘的西方三维近代科学概念,用当代的微观物理学即量子力学重新审视超越三维的多维时空视角。反观人类社会的一切理论,几百年来形成的科学理论与哲学理论其实犹如“井蛙观天”。我们所用的“科学”手段观察到的世界永远是个“明物质”世界。当代量子科学已证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宇宙空间是由“暗物质”组成的!而这些“暗物质”组成的世界是我们用肉眼以及借助“三维”科学工具不能看到的,这是科学的“井蛙”效用的局限性!这也让我们联想起佛学经典中对“天堂、地狱以及诸佛世界”的多维时空的描述,三维时空的人们听起来如观天书,若无若无,半信半疑。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宇宙存在两种状态即恒的状态与变的状态。一是恒态,即永恒不变、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状态,亦即宇宙本体的状态。这种宇宙状态《圣经》谓之“永生”(永远存在),《佛经》谓之“涅槃”(超越生死的一真法界),《易经》谓之阴阳未分的太极状态,《道德经》称之谓道,宇宙万物就来源于此本体状态;二是变态,即变化无常的生老壮衰的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圣经》描述为宇宙各类生命随其德行在“天堂地狱”等宇宙空间中,上下转换位置及生命形式,佛经阐释为“无常”及生老病死等,《易经》称之谓“阴阳”,而《道德经》则描述曰:“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由此观之,宇宙就是由宇宙本体与宇宙现象构筑的时空代称!
秦汉是中国文化的分水岭,秦汉之后,中国文化由道性文化向术性文化逐渐退化,由文化作品向文学作品退化,诸子百家的争鸣风彩从此不再!而秦汉之前,中国文化属于道性文化,即文以载道,中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经典包括四书五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都是在先秦形成的,而《易经》则被诸子百家推为百经之首,可见《易经》在中国古代的道学与哲学地位之高,无与伦比。我们研究易经,既要研究宇宙本体的太极状态即道,也要研究阴阳变化的万物生灭状态即术。阴阳是什么?阴阳就是宇宙现象中相互对立的两种力量,阳在哲学上称之谓积极的主动力,阴在哲学界称之谓消极的受动力,宇宙万物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两种力量的博弈过程与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的积极意志状态与消极意志状态直接改变着我们的生命运动结果。这就是“命运”中的命由天定而运由我改!《尚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警告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非是迷信言辞,乃是孟子所言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必然结果。
本书阐述之六十四卦,以后天文王八卦为主,其中《易经》第一卦,即乾卦。乾为天111111,乾上乾下。对于宇宙时空中的两种对立的力量,《易经》用乾阳与坤阴表示。乾卦彖辞之曰“乃通天”,就是“乾阳”推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运动的积极的主动力量,这种力量将宇宙气流无限推向四方。若没有坤阴力量的制约,宇宙将无限膨胀。所以阴阳两种力量无处不在且相互转换,这就是宇宙本然之道。而阴阳转换的规律就是扶持阴阳之中弱势一方。《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道”永远在支持阴阳之“弱者”以达动态平衡。由之乾阳的地位决定了乾卦的大传,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初九与九四敌应。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潜龙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与九五敌应。子曰:龙德而中正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与上九敌应。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与初九敌应。子曰:山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与九二敌应。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亢龙有悔。上九与九三敌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用九,则是见群龙无首,吉。
乾卦在文王《周易》中序列为六十四卦之首,这与易经中其他二易即《连山易》《归藏易》的排列顺序不同。然而《易经》经历了百年各种文化负面运动的一次次洗礼与冲击,已经从文化天堂跌致无间地狱,在街头巷尾退化为江湖术数而小用!但易道隐而未退,在文化复兴的今天,全世界正耐心等待着《易经》能再次飞龙尚天,重现宇宙大道之辉煌。
(本文摘自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传媒草创者三木秉凤微信:www1836307207)
2019.5.25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微信: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