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豆小香包
撰稿:黄冀
摄影:侯静
原发(悦读山阴)原发稿编辑:李丽
千百年来,在晋北广大城乡有一个佩戴苦豆豆香包来达到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身体健康的民俗。一个小小的香包为什么能这样牵动人心,千年不绝?这个民俗来自一个优美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一到春回大地的四、五月间,各种虫子、瘟疫就会陆续出现,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玉皇大帝便派吕洞宾下凡察访民情,来治理瘟疫。吕洞宾来到人间后,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人间的男男女女心眼互不一样,有的善良,有的歹毒,便生出惩恶护善之心。他拿出香包对心地善良的人说: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你要把香包带在身上。心地善良者不解,问吕洞宾:带着能干什么?吕洞宾道:天机不可泄露。心地善良者遵从了之后,发现虫害见了他便逃之夭夭。而歹毒的恶人因没有香包便被虫害毒疫毒死。所以直到现在,晋北地区的城乡仍有给孩子带香包的习俗。
那么,什么是香包呢?它有几种形式呢?香包里的原料又是什么呢?大家听我一一道来。晋北一带的香包方言还叫绌绌,也有叫香囊、香袋、荷包的,是当地的一种民俗物品,特别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先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苦豆豆、地椒椒、香草,用五色花线吊起来,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香包的形式五花八门,整体来说粗犷大方,厚实质朴,夸张变形,感情深沉:有绣制成公鸡、鸡心、羊腰子等形状的;有绣制成粽子等形状的;有绣制成桃子、苹果等形状的。把漂亮的香包用五彩花线或挂于婴儿胸前,或缀于儿童腰间,把孩子装扮得漂亮可爱,既有避除秽气的功能,又是孩子随手可抓的玩具。同老虎枕、虎头帽一样,集装饰、实用、戏耍于一身。这些形式多样的香包艺术,反映了晋北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着我们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

装香包的原料主要是苦豆豆、香草和地椒椒,都是本地生长的植物。其中的苦豆豆是本地乡民的俗称,学名葫芦巴,也叫作胡芦巴,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既能药用,又能食用。种子可供药用,能补肾壮阳,祛痰除湿。还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胃溃疡、抗肿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作用。它的嫩茎和叶子可作蔬菜食用;茎、叶和种子晒干磨粉掺入面粉中蒸食能作增香剂。因苦豆豆全草散发着一种香豆素气味,故可驱除害虫。
另一种原料是香草,阴干的茎叶为上等天然食用香料,嫩茎、叶可以当菜吃。香草的秸秆和籽实也有浓郁持久的香味,具有防腐、杀菌、清毒、驱虫、灭虱等特殊效能。
第三种原料是地椒椒,在民间早有应用。地椒椒性味辛、微寒。能清暑解热,可治中暑烦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症。

制作过程是在苦豆豆的豆荚成熟后,将其根、茎、叶和野生的地椒椒与香草一起切碎并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用老陈醋拌好后放置两到三个小时,之后上笼屉蒸。大火蒸上30分钟左右后,摊开晾晒至半干,再拌醋继续蒸。如此反复蒸五到六次,苦豆豆香料就做成了。之后把晒干的香料装于香包,在端午节前后,老老少少都佩戴着各式各样香味扑鼻的香包。苦豆豆香料最大的特点是放置时间越长,香味越浓。把苦豆豆香料装进香包,放在衣柜里、被褥里,起到除螨抑菌、防蛀虫防霉的作用,衣服和被褥会经久地散发着氤氲的苦豆豆香气。
戴苦豆豆香包的习俗还颇有讲究。相传晋北少女,喜欢把苦豆豆香包塞在心爱的人的枕下,期望心爱的人能常常想到她,并且一想起她的时候,心里会溢满浪漫的情愫。新婚夫妻则把香包放在被褥里,据说能起到婚姻甜蜜,永远恩爱的作用。而老年人戴在身上,是为了防病健身。

山阴县移民新村村委会主任卫红宇,从2012年起,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信念、勇于拼搏,在创业创新道路上,用小小香包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并带领全村妇女脱贫致富。她和同伴至今已经参加了四届文博会和农博会,携带苦豆豆香包足迹踏进了北京、南京、西安、深圳、太原和海南等地,一路宣传促销,产品深受各界好评,每次活动,产品都会被抢购一空,之后订单便纷至沓来。把“小香包做成大产业,小商品走进大市场,小利润托起大民生”,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一路走来,有艰辛更有收获,对香包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卫红宇信心十足:“我们打算建一个面积更大的苦豆豆种植基地、建一个设施更好的生产加工车间,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苦豆豆香包成为我们朔州市的一张名片,成为朔州市的地标产品。下一步要计划注册,申请非遗,从而走得更远,做成一个产业,让更多的妇女同志加入我们的创业队伍中来共同致富。”
山阴县移民新村村委会主任卫红宇和她的同伴们制作的十字绣、手工艺品。
欢迎光临,欢迎作客
卫红宇手机:18634985511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编委会成员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行愿尼师
文化总顾问:
傅天琳女士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尚书
刘枫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女士
昳岚(张华)女士
金铃子(蒋信琳)女士
梅依然女士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王平华女士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名誉总编辑
子磊
高彩梅女士
罗晓红女士
高巧玲女士
原野
总 编辑
释圣静
执行总编:
琚 雪女士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女士
副 总 编:
沙从兵,梁欢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
付海平女士
高秀梅女士
紫箫女士
主 编:
杨琀, 贺秀琴女士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女士
副 主 编:
张新锐, 向思治, 李海霞女士
僧侣作家释圣静简介
释圣静:字号月印,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辑。《追梦》杂志主编。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曾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评论达人’奖!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征稿启事
为了传播佛教文化,为弘法利生建一个形象化,立体化,艺术化的,大家喜闻乐见的道场!现向佛教四众弟子,以及文化艺术界等社会各届,喜欢佛教文化……传播正能量的有识之士征集文学艺术各类稿件,但必须是正面的反映佛教生活的作品,尤其是贴近寺庙生活的有浓郁佛教气息的作品……即日征稿,常年有效!(编辑有改稿权,不愿者请注明) 正面反映佛教的诗歌(包括古诗词)、散文、小说、歌曲、美术等文艺作品,以篇幅短小的为主。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网络平台,由月印无心QQ空间、月印无心直播间,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微博,月印无心微信公众号,以及《妙笔生花文化网一一月印无心佛教文化专栏》,都市头条‘太原头条.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共同组成。 作为《作家报》《长河诗歌》,《天涯诗刊》的编辑巜追梦》杂志主编和大家文学网管理员的圣静师父,有向《作家报》《长河诗歌》巜追梦》杂志等合同作单位组稿和初审稿件,以及向《天涯诗刊》等刊物与网选发刊用文学作品的职责和义务!(无稿费,投稿视作同意使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的图片和音频,以及视频等,除了注明作者名称的外,其它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与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无关!
温馨提示:本平台及释圣静所推荐的所有平台,为佛教文化或者文化公益平台。(本平合作单位有:《作家报》《天涯诗刊》杂志社,《长河诗歌》杂志社,《追梦》杂志,大家文学网,等均无稿费!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及作者!报刊杂志(选集)等选用,请联系作者和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编联系QQ邮箱:2649203026@qq.com
微信号:q18100347582
微信新号:q13389616903
QQ:2649203026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6823737399
中国诗歌网主页地址:http://www.zgshige.com/c/2017-08-07/3981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