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峪镇碓臼峪张氏文化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 张清华撰文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泽武审订

1.碓臼峪张氏家族概况
碓臼峪村在下峪街西南4公里处,其村因所处地形地貌如碓臼,故名碓臼峪村。
本支张氏家族世居碓臼峪村。张氏祖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迁居河南府永宁县北部河底一带。明朝中期,本支先祖张公良全,行七,因结仇大族强人,逃至洛宁县西南下峪深山区,在熊耳山区碓臼峪开荒种地,耕田养家,艰苦创业,繁衍生息。清末至民国时期战乱频仍,刀客横行,躲刀客、跑老日,民不聊生,几无宁日,导致家谱失散,碑石被毁,祖源族衍,已无确考。十年文革中大破四旧,各家各支祖志被毁,难以续宗。只知所传张氏先祖分为四门,长门九世前断代,十世祖张进才,十一世张振乾;二门六世后断代,已无所知;三门九世后迁至卢氏县范蠡镇田玉沟;四门十世张进朝。张氏先祖迁居碓臼峪村以来,已有数百年之久,迄今传世十八代。张氏家族承祖上荫德,子孙兴旺,人才辈出,张氏后裔达160余人,主要分布在碓臼峪村、故县乡的高原村以及卢氏县范蠡镇田玉沟等地。
2.张氏人物志
碓臼峪村位于美丽的西子湖东岸,群山环抱,碧水长流,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是难得的宜居之地。泉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高锶富硒,常饮可延年益寿,是驰名中外的“熊耳活泉”矿泉水生产基地。张氏家族80岁以上高龄的长寿老人有4个,这四位老人,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都能独立起居,生活自理。张氏家族人丁兴旺,儿孙满堂,人才济济,英杰辈出。因老家谱文革被毁,民国以前的人物事迹已不可考,建国后的人物主要有:
张正学,生于1931年4月,现年88岁。洛宁县明月水坊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张正学妻王群,生于1934年3月,现年85岁。
张长声妻贾爱争,1936年生,现年83岁。
张在娃妻李西玲,1935年4月生,现年84岁。
张海涛:洛阳开元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光耀:张正学长子,下峪镇小学高级教师,对九峪小学校长。
张光文:张正学次子,1990年12月入伍,现任武警广西总队玉林支队卫生队队长,正团级,上校警衔,先后被武警部队和武警广西总队授予“武警部队文明卫生警营先进个人“和“武警广西总队十大忠诚卫士"光荣称号,荣立二等功一次。
张延敏:张光耀之子,洛宁县明月水坊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3.张氏祖茔
张氏祖茔位于熊耳山下碓臼峪村东2里许大沟河沟口东侧。张氏祖茔原有碑石已毁,现有两通碑刻均为二0一二年张氏后裔所立。

碓臼峪张氏祖茔墓碑





碓臼峪村张氏世系碑
4.张氏祖茔碑文
(1)碓臼峪张氏祖茔碑记
张姓中华泱泱大族,历史辉煌。几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俱时并进,其文化底蕴丰富灿烂,博大精深。期间,海明珠曾潜还于合浦。我族家居永宁洛河之滨,名曰碓臼峪,始祖姓张,讳良全,迁此于明末清初,终生务农于耕耘,奋斗于生计。张姓后人生于故地,卜葬于伏牛山下大沟河沟口东侧,数辈后成为张氏祖茔。前辈故人传我碓臼峪张姓迁之前,系永宁北部。因清末至民国,因兵燹战乱,家谱失散,碑石被毁,已无确考。文革十年中,大破四旧,各家各支主誌被毁,难以续宗。今只知前辈所传四门,长门九世前断代,十世祖张进才,十一世张振乾。二门六世后断代,已无所知。三门九世后迁至卢氏范里田玉沟,算来已有百年之久。四门十世张进朝承祖上阴德,子孙兴旺,人才辈出,全族名人簇簇,共有一百二十余口。木有本,水有源,当今太平盛世,户户富足,人人安康,共商族事。余于祖茔立碑以记,全族人心齐,共兴事,各家量力解囊,计捐资二万余元,重修家谱,晋续立祠。今立碑六幢,可以唤全族子孙,垂久远而施惠无穷,永记生身之地,牢记祖宗之德,共享祖宗之恩。人赴九州不忘祖籍,叶落归根知其生身之处。清明时节,怀念故冢之悲,施涓滴于重泉,庶几荻首邱之正故者,有知其不O泣露而啼风也乎!是为记,以示后而劝后,亦期永兹绪焉耳。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程卫东撰文/秋实书丹/梦月/镌石
(2)大门六世至十世祖之祖茔碑记
张氏家族祖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明洪武永乐年间,奉旨移民河南永宁。先祖良全,排行老七,因结仇大族强人,后逃至深山区碓臼峪,在此开荒租地,种植度生,传世十八代。清末民初,列强入侵,战争四起,家谱被焚,详情无法考证。今逢盛世,蒙祖上阴德,张氏家族已根深叶茂,誉满四方。全族人等户户富余,老少安康。为追念祖宗,捐资二万元,明世系、续家谱。树碑铭文,以启后人,以谢祖宗之恩。
(3)碓臼峪张氏大门世系碑记
长门十世祖,张公讳进才,有一子生于清末民初,年长娶妻李氏。生三子,长子永泰、次子永安、三子永龙。永泰有四子一女,长子豹、次子聚才、三子科、四子长有、一女翠连。永龙一子运成、一女翠兰。在战乱中为生计而奔波,为生计而耕作。托祖上荫德,而今后代兴旺,张正学次子张光文进入军界,军政大学毕业后任团职,光宗耀祖,子孙满堂,合家有三十余口,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美满。为感谢铭记祖恩,今立碑以记,刻石于后,望子孙永无忘怀。
(4)碓臼峪张氏四门世系碑记
我十世祖张进朝,生于清末,年长娶妻任氏孺人,育子二,长子振儒、次子振义,十一世振义娶妻王氏,在战乱的清末民国年代,为生活抗争奔波。育子三,长子平方、次子应夏、三子应奇。当三个儿子成人之后,三子应奇聪颖好学,同妻费氏白氏及两双兄嫂同心协力,租种土地百余亩,艰难度日。全族中红白大事,都由他着办,扶子侄、重亲朋,帮乡邻,顾大家,处事公道正派,深受全族和乡邻的尊敬。现全族六十余口人,在祖坟立碑,记明世系,以记怀念祖宗,唤起子孙,牢记祖根,传以遥远,绳绳继继,永无止焉。是为记。
5.张氏祭祖活动
木有本,水有源。今逢太平盛世,碓臼峪张氏家族根深叶茂,誉满四方。全族人等户户富裕,老少安康。进入二十一世纪,寻根问祖之风日盛。2012年,张氏后人张丰礼、张保满二人受族人所托,亲赴洛阳、山西洪洞追根溯源,拜谒先祖,基本上厘清了碓臼峪张氏的来龙去脉。为追念祖宗,明世系,续家谱,树碑铭文,张氏后裔踊跃参与,共商族事,各家量力解囊,捐资二万余元,重修家谱,晋续立祠,于2012年清明前夕,立碑六通。清明祭祖活动庄严肃穆,全族子孙虔诚顿首,认祖归宗,以垂久远而施惠无穷。永记生身之地,牢记祖宗之德,共享祖宗之恩。人赴九州不忘祖籍,叶落归根知其生处,从而增强了张氏家族的凝聚力。

作者简介:张清华,网名晓青,洛宁县下峪镇人。从教30余年,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教育时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著有《百年下峪》一书。近年诗文散见于《洛宁文友》、《洛宁城事》、《永怀河洛间》、《搜狐网》及《今日头条》等媒体。其中《下峪轶事》在《永怀河洛间》连载十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