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枝牡丹赋
作者/董贵昌(上海)
海水三千丈(1),牡丹七百年。盐城便仓镇,玲珑苑中园。枯枝二十八,斗方一分田。铁骨凌风立,笑傲斗严寒。春风沐谷雨,芳香沁满天。赵粉“白素贞”,紫袍“赵飞燕”。一览众芳菲,微笑独奢妍。领袖世无双,婀娜美如仙。此花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时落人间。呜呼!牡丹遭贬诛,千古蒙奇冤。昔时有佳话,凄美故事传。
远在中唐时,媚娘篡政权。登基称女皇,法大手遮天。圣旨如山倒,金口出玉言。一年腊月里,御驾游上苑。前后太监拥,左右妃嫔伴。饮酒赏雪景,吟诗咏莹天。亭桥银装裹,花草霜颜添。小鸟枝条落,轻掸戏絮棉。皑皑白雪里,点点红火焰。溪梅始开放,独自一花艳。美酒惬君意,秀景悦龙颜。武后发奇意,要观花满园:“百花斗雪放,方合朕心愿。”
回宫下御旨,钦令各花仙:今夜勤打扮,明晨媲美妍。众花闻惊雷,进退两为难。此时隆冬季,花株身枯干。若要齐开放,须待时春天。谁敢违圣命?争宠献龙颜。牡丹花仙子,孤胆斗凶顽。宁愿为玉碎,决不求瓦全。舍命不舍志,誓死不逆天。

次日晨曦露,百鸟啾啾欢。上苑御围里,花开春满园。武皇人自笑,心悦舒容颜。举目四周望,花枝尽招展。丛丛耀绚丽,簇簇露幽艳。海棠挽芙蓉,桃花携玉兰。丁香树上馨,荷花水中绽。唯有牡丹异,倔强傲骨显。天子尊严失,怒发冲龙冠。出词叱牡丹,尔何违圣愿。“吾辈天地种,岂为一人缘;出落自有时,怎能违命天?”听时君已愤,怒火生心田:从此大唐内,不得牡丹观。即令纵火烧,株株化云烟。霎时火浪滚,噼啪如响鞭。花圃化焦灰,牡丹毁一旦。可怜一代天娇,含恨垂泪愤然。女皇怒气未消,恶狠又出毒言:“连根铲除贬洛阳,扔到邙山种绝断!”
谁知牡丹魂魄坚,真金不怕烈火炼。时至来年五月里,残根入土灵性现。满山翠绿风景秀,遍野牡丹多烂漫。消息轰动洛阳城,倾城争相来围观。扶老携幼如潮水,朝暮不息人不断,人海花海无分处,景象盛况空当前。呜呼!一时“洛阳红”牡丹,永世美名四海传。谁曾惆怅依山尽,犹是不悔出长安。
盐城便仓镇,地灵有奇缘。辗转复辗转,枯枝至淮南。传说加神话,引人入梦幻。宋人卞济之,陕西任参官。喜得枯枝苗,亲植奉若仙。宋亡迁姑苏,携带娇牡丹。红白共二本,植于枫桥畔。避乱隐东溟(2),枯枝安家园。嫡孙卞元亨,分本续繁衍。演变十二株,名噪乡里间。
更有佳话奇,元亨策马还。途遇梅花鹿,跪地把路拦。口衔一枯枝,含泪求助援。元亨捧回府,埋入家祠院。独树一脉旺,经年变一片。枯枝爱故土,绝不移情恋。离开小园外,奄奄一息间。明朝杨盐官,移株带家还。栽而不成活,遂弃道路边。卞氏后裔捡,栽回原地盘。青翠枝叶茂,花开如彩盘。明祖朱元璋,请卞再出山。元亨志不改,发配辽河边。离家十年整,枯枝日黯然。苦等主人回,始终不开颜。元亨赦放归,一夜花惊天。此花随天意,花瓣有异变。平年十二片,闰年变十三。牡丹通灵性,仁和顺民愿。国家有喜事,花红像火焰。品高似月桂,美艳胜池莲。西子承雨露,贵妃出香暖。偶有国殇日,白花泪珠含。昭君着素装,貂蝉洗华铅。呜呼!二度重开放,与民同悲欢。世间一奇葩,花界实罕见。
走进枯枝园,满目皆奇观。典雅古风韵,生态绿自然。小桥贯流水,亭台映假山。卞元亨铜像,跃马佩宝剑。牡丹仙子像,雕塑美容颜。小园牡丹秀,大苑百花鲜。琼花降银雪,荷莲红浪翻。鸟儿树上唱,蜂蝶舞翩翩。神奇五谷树,谷类穗齐全。哪种长得壮,必兆丰收年。秋收报喜讯,载载都灵验。百姓感其恩,纷至拜树仙。呜呼!奇特怪灵秀(3),艳冠古今园。洛阳与菏泽,望伊皆兴叹。
枯枝花中冠,自古人爱恋。刚劲秀慧中,主人留诗言(4):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惟恋故人还。
历尽劫波今更盛,一身正气敢争先。
我有万汇难描摹,牡丹精魂耀人寰。

春光明媚日,喜讯便仓传,牡丹皇后到,世英瞻花仙,临摹画枯枝,泼墨书感言,众人齐喝彩,名园名人赞。
注:(1)指便仓镇与黄海的距离,前人有测算。
(2)东溟,即今便仓。
(2)奇、特、怪、灵为枯枝牡丹四大特有潜质。
(4)指园主人卞元亨吟枯枝牡丹诗。

著名作家董贵昌、沈家祺和我国牡丹画家王世英等观赏枯枝牡丹花。

武则天与枯枝牡丹的爱恨情仇
文/上海袁德礼
那是在中唐之时,武则天登上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抒发她的喜悦情怀。随同赏花的妃嫔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
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耐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昨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
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启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
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邙山呢?原来她常来洛阳,到过邙山。她知道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头之恨。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住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欢牡丹,家家移种,户户育植。后来城里人听说了,也纷纷跑来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到谷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态。观赏牡丹的人,扶老携幼,朝暮不断,人海花海,盛况非凡。

编辑:山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