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不是审漂亮
文/沅茵(青岛)

诗人,是文人雅士。诗人,总有一颗虚荣心,来给足自己的面子,用面子来换取美感。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诗歌分成好与坏,用来滑溜大众的眼睛。所谓的好,即是他们看着漂亮的词语,如同一个女子涂脂抹粉,甚至单眼皮割成双眼皮。那坏自然是丑,丑的标准是什么?无非是他们想象中的“不好看”。明明单眼皮非要割双眼皮,明明是圆脸非要整成锥子脸。可有的诗歌并非涂上鲜红的口红就漂亮,可为了满足诗人的虚荣心,有的东施效鼙模仿名人之作,而失去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的诗歌都如自己的相貌,每个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说范冰冰漂亮还是巩俐漂亮?她们各有特色。可是在大众审美中,往往认为大眼睛双眼皮瓜子脸白皮肤就是正宗的审美,如果说非洲人漂亮,那就是不懂得审美。西方文化认为中国的模特刘雯虽然小眼睛,但她身材秀美,骨架修长,这种结构属于东方美人。可中国人偏偏说西方好莱坞影星漂亮,那些西方人也美,她们有她们的美,亚洲人有亚洲人的美,就是非洲也有黑美人,美不是绝对的死定义,不能说白皮肤比黑皮肤美,否则就不叫审美。
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中,很多是非洲美女,也有亚洲东方美人,人种不同,审美概念也不能千篇一律。就像我们写诗歌,诗歌追求的是个性与创造,而不是重复旧的观念美。时代在变化,文化也在更新,我们提倡有创造性的文学,而不是一味追求模具型的作品。至于那些爱漂亮的诗人,不是他们不懂诗歌,他们是被强烈的虚荣压抑,就怕读者说“丑”,反复雕琢作品,搞得像猪八戒抹粉,得不偿失,一塌糊涂。他们还不知道,诗歌是文学,也是艺术,所谓艺术中的“漂亮”实际是个反义词,意思是说你的作品看表面可以,实际缺乏艺术特色,结构不成,不能震撼灵魂。因为我们是“审美”,不是“审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