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那些事之一《鹅蛋汆油条》
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候基本上在农村家家条件都差不多,粮食每年总是却那么个半月二十天的接不下来,除了添置些野菜之外,就是每年生产队下来的通宵粮,更不用说荤腥了,基本上不是重要节日是见不着的。一大家子五六口人就是靠生产队每年分的那二三斤油过日子。说实在的家里偶尔来个客人,实在是难为的很,好客的塘悟人确实是拿不出啥来待客。
塘悟街现在还流行一句话,但凡稍微上点岁数的都知道:鹅蛋汆油条毛主席都说好吃。据说是北庄一户人家传出来的。在那个年代,油条是三毛钱外加一斤粮票才能够买一斤,偶尔家里称上斤油条挂在粱头上,因为是油炸食品风干了也不会坏,而且还有油水。实在是打靠草鸡了就弄一根油条烧个汤调剂一下生活,或者是孩子不爱吃饭用来解馋。据说这家人家突然间来了贵客,家里实在是没得招待了,粱头上还有一根风干了好久的油条,他们家院子里的大白鹅下了一个蛋。就用这根油条和鹅蛋汆了个汤,客人吃的很开心,也很香。那个年代的农村式很封闭的,社员心中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毛主席是最神圣的,是最至高无上的,朴实的庄户人就感觉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是毛主席吃的,但是他们今天吃到了。那种幸福感实在是难以表达。吃完后逢人便说:鹅蛋汆油条,毛主席都说好吃。
这句话直到现在,在塘悟街的街头巷尾或者是餐桌棋摊上还经常是一个不错的话题呢。但是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一顿不得多的的丰腴的大餐。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也无法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