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条小溪
文/老来有诗名
我是一条小溪
日夜兼程叮咚叮咚
我不愿流入大海
尽管它的胸怀那样辽阔
假如我成了滔天的海浪
纯净的味道将变得苦涩
我是一条小溪
日夜兼程叮咚叮咚
我宁可流向荒漠
点点滴滴都浸透它的心窝
只要流过的地方能长出小草
我的一生就没有白活!
这是我多年前写的一首12行短诗,排列成两段,有两个亮点,也就是两个诗眼,微型诗就是小诗或短诗的浓缩,是小诗或短诗中的一个诗眼(亮点),现在我就将短诗《我是一条小溪》浓缩成两首微型诗,供大家参考,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
我是一条小溪(一)
我不愿流入大海
如果我成了滔天的海浪
纯净的味道将变得苦涩
我是一条小溪(二)
我宁可流向荒漠
点点滴滴都浸透它的心窝
为了一片绿干涸算什么!
12行短诗中第二段最后两行“只要流过的地方能长出小草/我的一生就没有白活”,必须浓缩成一行,不然就不是微型诗了(超过微型诗规定的三行),我就改成“为了一片绿干涸算什么!”不知我这样浓缩是否恰当,还望各位诗家指教。
诗人必须具备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出新,就拿“我是一条小溪”来说吧,条条大河归大海是人人知道的常理,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小溪流入大海似乎是理所当然,逆向思维不是胡思乱想,小溪不愿流入大海有它让人信服的理由,那就是“如果我成了滔天的海浪/纯净的味道将变得苦涩",不仅仅如此,小溪还有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将荒漠变绿洲的愿望,这样此诗不仅合情合理,而且主题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