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心语之:
我陪儿子走完长征第一步
作者:新蔡实小教师 芳芳
长征第一步,指的是儿子高三的那段日子。
自儿子进入高三,便搬去西区,并住校。儿子住校是我们没想到的。我们始终未打算在西区附近租房子,因为生活以及上班,都有诸多不便。
原计划老公每天早晚开车接送儿子,也不会打乱原有的生活模式,只是他辛苦一些。但是在这关键的一年,我们都做好了一路与孩子奋战的准备。而儿子说他要住校。这一住就一直到毕业。
儿子住校期间,除去大星期,差不多每周也回家住一至两晚。或是天气原因,或是心情原因。有时就是累了,想回到自己的"小窝"里放松、放空一下。舒适的床铺,温暖的灯光,喜欢的音乐…
在整个高中期间,儿子只要感觉累了、倦了,就直奔家来。家于他来说是唯一的"避风港"。
儿子住校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食堂吃饭。如果哪一天午饭或晚饭想换一换口味,就提前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想吃什么。我或者做或者买,然后打包。或者老公送我,或者坐公交车,送饭到学校。
我们会坐在操场的台阶上;他边吃,边与我说一些话。我们也会坐在篮球场边上的花池沿上;他边吃边看球;而我,就始终静静且欢喜地待在他旁边,看他吃,听他说,和他一起看球。
午间的阳光直射下来,我们笼罩在树荫里。偶有一两缕光穿过枝叶间隙,洒在面前、身上。晚风徐徐,夕阳从身后照过来。我们的影子沿着台阶,一阶阶地拉长………长镜头下,一帧帧画面定格、留存、永驻……
儿子住校期间,不为送饭,我也是常去的。大都在晚自习,老公开车送我到学校大门外,我下车,他留在车上。我跟门卫打过招呼,便径直来到操场。儿子已经在等我。
我们会沿着跑道一圈一圈地走。他沉默,我便不语。他说话;或激动,或沮丧,或愤怒,或兴奋。我便倾听,始终倾听。因为我深深地明白,他的一句"妈,你能来学校么,我想跟你聊聊!"。老公便送我第一时间赶到他的身边,就是来倾听的…
此刻,孩子累了,要寻你的"肩膀靠一靠",在你的"怀抱"里寻一份"温暖"…
高考前百天左右,我开始不间断地给儿子送午饭。那是一段尤为难忘且珍贵的日子…
我调了课,每天上午上前两节,下了课便直奔家去。做饭,打包,装袋;收拾打扮。坐上11点20分左右的公交车;11点40分左右下车。步行约10分钟,来到儿子三楼教室外的楼梯口。
如果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就把袋子放在走廊的窗台上,倚靠窗台静静地等着。如果已经下课,我就穿过迎面走来的学生们,直接来到儿子教室门前。
无论怎样,儿子见到我的第一眼,便是一声喜悦的"妈!"。我见到儿子的第一眼则是笑吟吟的一句"之杰!"。然后,我把袋子递给他。他通常会问一句"今天做的什么?"。我就如实告诉他。接着,我说"那我走了!"。他说"好!你慢点儿!"。我们相视笑一笑,我转身离开。
我穿过如潮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公交站台。等待;坐上公交车。下车;走回家。此时通常已是接近一点,老公把我留的饭热好,摆好,在等我;我们一起吃饭……
持续送饭的这三个月,日子变得简单而紧凑。我并没有在这看似紧张的生活中把自己搞得形容枯槁。我每天脱下围裙,提着精致的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走出家门,穿过校园,来到儿子面前。
我能感受到周围老师和学生们的目光。有惊诧,有羡慕,有欣赏;我满足且淡定。我要让儿子为我骄傲;我要把我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他;我要给他无声的力量,伴他前行!
持续送饭的这三个月,我很少陪他一起吃饭了。大多是我把饭送到教室,他留在教室吃,我离开。也有例外。我们或者提前约好,我直接到操场某个地方等他;或者他提前下来等着我。
陪他吃饭的时候,我们几乎不怎么说话。主要是他不说话;就那么默默地埋头吃着…那一刻,我绝不打扰他。他的焦虑、煎熬,邻近崩溃,一触即发。我眼睁睁地看着,却什么也帮不了;就这样陪在他身边吧…
高考临近,儿子终于没撑住;状况连连,深陷谷底,无法自拔;灰暗、无力、绝望…
于是有了那个雨后的下午,父子俩推心置腹的长谈…最终,拨云见日,儿子卸下负重,走出阴霾…
结果未到时,常自我暗示:结果不重要;结果到来的那一刻,方承认:结果何其重要!儿子的高考,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于他来说,是整个高三阶段最好的成绩!这就足够了!
成绩揭晓的那一晚,儿子的欢呼,老公的泪流。终于,十几年的跋涉,圆满地告一段落…
我呢?
那一刻我在哪里?
我,
始终在他们身边…
挥手了,那段岁月…
珍藏了,那段岁月…
闪光的,那段岁月…
永恒的,那段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