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的时候,我向母亲打听了一下张斌的情况。母亲说,张斌为人挺不错的。前几年卖蜂窝煤的时候,总是随叫随到,而且每次都把煤球码得整整齐齐的。人挺热情,价钱也公道。母亲很诧异的问,你怎么问起他来了?我说,他是我的中学同学,今天在路上偶然碰到了。因为怕母亲担心,那天的遭遇我也没有提起。母亲又接着说,张斌其实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之前听人说他进厂打工,混得不错,一个月好几千块钱。因为父母身体不太好,两个孩子在上学,所以媳妇就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两口子一直两地分居。后来他媳妇就跟着同村的一个男人跑了。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所以他就从外面回来了。
我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不由得又想起自己这几年的生活。为了家,我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对人生的追求,放弃了作为一个女人应享有的权利,像一个陀螺一样围着家庭,围着女儿,围着丈夫转。到头来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我随手打开了一本书,李清照的《声声慢》跃入眼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窗外星寒月冷,我的心里瞬间结了一层厚厚的霜。那夜,我失眠了。半夜时分,我从床头拿出纸笔,挥笔写下了一首七绝:冬夜
三更未寐北风吹,
乱绪纷飞眉黛垂。
残月孤星难入梦,
寒窗陋室枉凝眉。
第二天,我没有等张斌,早早的吃完饭独自去乡里了。生活已经教我学会独处,一无所有的我变得更沉默与自卑了。我刚坐下来时候,张斌也赶到了。他挨着我坐下,有点埋怨的说,昨天不是说好了嘛,今天怎么不等我?我淡淡地说,影响不好。张斌也没再说什么。老师开始讲一些果树嫁接的技术。我发现张斌听得特别认真,不停的在本上记着笔记。回家的路上,张斌的摩托车骑得很慢,他兴致勃勃的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以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必然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准备搞一个花木基地。老同学,你说怎么样?”说实话,我对张斌的独到眼光非常的赞赏,可我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可以啊!张斌却丝毫没有受我的影响,他继续说道,你看,像这个玫瑰和菊花,他们都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广的药用价值。咱们只要给它做成产业链的话,那经济效益就相当可观啦!我轻声附和着。很快就到三叉路口了,张斌笑着说,我还是送你回家吧!不给你送到家门口,我这心里也不踏实呀!谁让你是我老同学呢?到我家门口的时候,张斌很真诚的说,老同学,今天我说的这个事情,你认真考虑一下,我希望咱俩能联手。只要努力干,我相信明天会好起来的。说完,他朝我的手里塞了一个东西,然后骑上摩托车飞快的消失了。
进屋后,我发现我手里握着一个粉色纸卡做的爱心。上面还有字,我展开纸,几行飘逸的字跃然纸上:
懵懂的清晨
你走进我的视线
和煦的风韵
凝成浪漫的诱惑
任春风吹拂
无依的温柔
温暖如情人的眼波
注视你滚动的亮眸
我心中装满
你修长的倩影
午后的阳光
在心头照耀
推开封闭的心窗
胸中的彩虹
如你灿灿的笑容
盛满我的梦
老同学: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