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片青山〔诗歌〕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那是一行彪炳千秋的誓言
那是一个生命蓬勃的空间
那是一座编织记忆的宝库
那是一袭撼人心魄的壮观
在无数人向往的鄜州西半部
有那么一大片绮丽的青山
经受了疏密无序的风雨洗礼
历验了宇宙运动的沧桑变换
形成了各异的沟、川、峡谷
和绵延、重叠的浅岭厚山
孕育出了蓊郁遮面的苍林
和揉满神韵的绿色渲染
成全了这一方持韧与兴隆
转换、递进中的默默验算
点亮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修饰
和引领、擎拾辉煌的灯盏

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
忍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干旱
是世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也是全球范围生态环境
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经过风雨长期、强烈地侵蚀
渐渐地砌成了千沟万壑
和地形支离破碎的格局
呈示着难耐的现状与凄然
在鄜州辖地内的桥北林区
却庆幸、完好地存留着
两千多平方公里的绿洲
俨然一块巨大的绿宝石
镶嵌在漫漫高原的腹地
成为鄜州人民心目中
引以为傲的自然景观

无论世事怎么轮回更迭
无论岁月疾速地推演
这片希望蒸腾的绿色海洋
总是用她那真实的存在
迟滞着来自大西北的狂风
阻挡着来自毛乌素的沙尘
那松枝的繁复摇曳
似乎是在娓娓讲述
真挚、古朴的衍生理念
那次生林荡起的一层层波澜
好像在耐心、风趣地吟诵
一首首浸透激情的诗篇
闻得雾霾悄然远遁
听得山川清朗幽远
诱得万物沉梦苏醒
醉得天空一片碧蓝

是对世人宽容、怜惜的感念
是对构建温馨未来的呼唤
这黄土高坡的丛林里
典藏着碧域永生的秘笈
加载着迈入琼疆的承担
向乔木投一缕加热的情丝
去萦绕继往开来的旗杆
向灌株递一份蠕动的的禅心
去参透相依相偎的人与自然
审视这大地极尽夸张的作品
呵护这穹野植满翠微的营盘
思绪在这“处女地”里张驰与穿梭
窥觅出了流金淌银的泉源
增添了点染生态纵深的气度
插上了飞越时空宽阔的翅翼
去放情垂享色彩横溢的华篇

这是一把巨型牢固的保护伞
这是一处令人神往的伊甸园
这是一座延续生命的基因库
这是一束历史页面的闪光点
由于有了这片浩瀚的青山
使潺潺的小溪涌流不断
使蜿蜒的河水清澈撒欢
使鄜州大地的生态趋稳久安
子午岭因林木的殷实
堪比人间的世外桃源
秦直古道因有绿荫的遮蔽
成为千里“高速”全程中
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许多的文物古籍、文化遗址
得以保持原始的韵味与风貌
从容析射着历史文明的璀璨

这是春蕾缀枝的圣殿
这是炎夏避暑的怡园
这是秋实造极的摇篮
这是隆冬览雪的峰銮
正是这片引人入胜的青山
使这块黄土地变得既深邃
又恰似童话世界里的梦幻
促成了鄜州民众们的愿景
在战略的思路上走向圆满
这道气象万千的绿色屏障
营造出了品位超著的经典
倘若深秋踱步崇岭或林间
那汹涌而来、醉人的红叶
会调集让人境界升华的灵感
那净域里跌宕起伏的群岭
会瞬时把人的心思
带向遥远……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网名葫芦河,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洛滨文学》总编;曾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陕西日报》《延河》《延安日报》《人民网》《新陕网》等数十家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

点击平台名“鄜州月”可看到更多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