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初入蔡境
出碴岈山不过百里即入蔡境。
但见田园荒芜,人烟稀疏。夫子叹道:“惜哉,周室宗亲,雄峙淮上六百载的赫赫蔡国已然颓废若此。”
颜回道:“敢问夫子,蔡国国力不算强大,为何面对虎狼荆楚,却能苦苦支撑数百年而不倒?这一直都是弟子迷惑不解之处。”
夫子道:“若论其立国之道,须从有蔡之始来察究。昔,周室初定,武王册封其弟管叔、祭叔于郑宋之间,曰管国、祭国,连同霍叔,用来监视商亡朝贵族、遗民。史称‘三监’。不曾想,武王薨,商人没有反叛,管、祭却生叛逆。周公平定了叛乱,灭管国,放祭国南迁六百里。祭叔之子祭仲,性忠厚,袭爵位,曰蔡。故书曰:祭、蔡同源。但,祭字头着蓬草,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蔡国位于汝淮之间,新的使命是号令淮上诸子,监视江南诸蛮。其国力一直虽算不得强大,但周室宗亲,姬姓诸侯的身份,使其与中原诸国关系紧密,唇齿相依。是以能面对豺狼荆楚,凭借区区几百里偏狭之地,支撑数百载而不倒。”
曾参插言道:“传言在十几任蔡侯中,最为不肖莫过于哀侯献舞了。但其人其事不祥,道听途说而已。”
夫子抚髯微嘿:“说起哀侯,就不得不提起蔡国南面的百里小国息国。约两百年前,蔡、息二侯同时迎娶陈国的两位妫姓美貌公主为妻,曰蔡妫、息妫。息妫为妹,最是绝伦,史称‘面若桃花,眼含秋水’。唉!好个不争气的哀侯!息夫人却陈省亲,途经蔡国,好色狂徒竟然宴席之上公然调戏一国之尊的妻妹。息妫性烈,不待筵席结束,便拂袖而去。伊盛怒之下折返息国,将献舞不端告于息侯。息侯震怒,决意报复。无奈息国势单力薄,根本不是蔡人的对手。于是这位复仇心切的息侯便向楚王献策:由楚军佯击息国,息侯急向襟国蔡侯求救。哀侯献舞不知是计,果然亲率大军来救。蔡师安营未定,即被息、楚联军四面围困。哀侯献舞在黑夜中仓皇突围,奔至息都邑,息候却紧闭城门。献舞走投无路,大败而逃。被楚军追至莘野,擒住。于是,息侯便大张旗鼓地犒劳楚军。献舞方知中计,但已悔之晚矣。这也是后来诸侯之间出兵相助,必须由求救国出太子为质,方肯出兵的因由。楚文王欲就此吞并蔡国。令尹子元苦谏:楚欲问鼎中原,灭蔡便会使中原诸侯恐惧,从而结成联盟与我为敌。不如释蔡侯,结为盟,以张楚力。楚王依计。蔡侯被释。返国前,楚王于宫中设宴饯行,怀恨在心的蔡献舞在酒宴之上,极力向楚王进荐息夫人的美貌。好色的楚文王果然率领大军,以巡视为名来到息国,趁息侯设宴相迎,擒之。灭息国,掳走被惊为天人的息妫。息妫本欲自裁保节,争奈家臣力劝,为保全息侯性命,只得委身贼国。文王许诺不杀息侯,将息妫封作‘桃花夫人’。但堂堂息侯却被侮,为郢都守门小吏。三载间,息妫在楚宫备受宠幸,甚至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却始终不发一言。不久息妫趁楚王伐随的机会,终于在城门与夫君相会。两人见面,恍同隔世。国已灭,祀已绝,息侯心灰,不愿再忍辱偷生。二人以头撞城墙而死。文王归,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妫氏合葬于汉阳城外桃花山上。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祀奉,尊为‘桃花夫人庙’。”
众弟子听罢,感叹唏嘘。有的痛斥楚王以强凌弱,霸占人妻;有的不耻哀侯毁礼践制,自甘堕落。众人一致对息夫人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对伊为救夫君,含恨忍辱,维护尊严,为情赴死的崇高节操钦敬不已。
夫子感叹:“此史事详见于周室左史纪言。身为一国之君的献舞,不尊礼制,不顾廉耻,害人害己,实为足戒;息侯为一念之私,置国邦命运于不顾,引狼入室,落得个国破命陨,可悲可叹。楚国先人忍辱负重,筚路蓝缕,辛苦经营四百载,终于在高傲的中原众伯面前胜利崛起。可是一个经济的,军事的强国,如若没有先进的文化做支撑,没有王道、礼制的教化,其力量愈强,对天下的破坏力就愈大。是以弟子们一定要牢记:今后不管汝等到哪里出仕,不管官做多大,都要时时刻刻把普及文教,推行礼制,置于首位。”
众弟子点头称诺。
说话间,队伍已行至柳条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