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渐进,摸着"石头"过河
一九七八年,中国的拐点,
宝钢在拐点上打下了惊叹号一样的桩基。
一九七九年,企业扩大自主权,这是一种观念转向另一种观念的观念。
摸着自己的命脉,摸着"石头过河"。
一九八零年,"利改税""合同制""职代会下的厂长负责制"像一个个闪点,
在职工,干部,企业的维度里"点石成金"。
一九八一年,上海造的火箭送别"一箭多星"
"智多星"又一次放飞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风筝。
一九八二年,多家企业有了自己的"经济责任制"。
背着责任扛着信心,人们从"下坡路"的危机中走出。
一九八三年,"淮河号"驶出上海港。
中国第一条西欧集装箱班轮船线成了一道长虹,从太平洋连到了大西洋。
一九八四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提出:普及计算机必须从娃娃抓起。
为中国高科技"画龙点睛","自古英雄出少年"又将成为历史的经典。
一九八五年,第一次提出开发浦东的重大战略构想。
浦东恰似一只大鸟,在长江三角洲振翅待飞。
一九八六年,上海首座地铁车站动工。
地铁延伸了市民的心路,成为城市新的动脉。
一九八七年,"全员岗位合同用工法"推行。
责、权、利成了竞争的一把钥匙,打开了企业活力的大门。
一九八八年,国务院发文"允许科技干部兼职""智力柔性流动",
人才成了可以流动的人才,上海成了世界人材海洋的活水源头。
二.走上改革开放前沿
一九八九年,开发浦东的巨手将时钟拨向一九九一年。
外高桥新港区动工兴建已箭在弦上。
一九九零年,宣布《鼓励外商投资浦东新区的若干规定》。
"他山之石"开始攻玉,黄浦江东南岸正拭目以待。
一九九一年,南浦大桥建成通车,犹如一条巨龙舞起。
蜿蜒成浦西浦东梦寐以求的长虹,从此飞起彩霞满天。
一九九二年,张江高科技工业园区成立,浦东的夏天更加热情高涨。
改革开放的浦东又多了一条"江"。
一九九三年,浦东新区工党委和管理委员会成立。
擎起了一面新时期的大旗,系统管理,队伍浩荡在一千二百平方公里上。
一九九四年,内环线建成,地铁一号线贯通,写就了一个中字形的交通大谱表。
上海经济的各种音色交响更加雄浑。
一九九五年,浦东海关外高桥保税区海关正式开关,就像黄浦江和大海洋的闸门打开一样。
航船"百舸争流"风帆"千船竞发"。
一九九六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进行人民币业务试点的暂行管理办法》,中国首次对外开放本币市场,这是改革开放标志中的标志。
走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由之路,证明了路是由人走出来的道理,上海敢为人先。
一九九七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举行一期工程开工仪式,预示着这里又将开启一扇通天的大门。
"天高任鸟飞",梧桐迎凤凰。
一九九八年,上海养老金发放逐步由单位发放改为社会发放,"老有所养"进一步有了保障。
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这些昔日的功臣"有福同享""国事共襄"。
三.屹立潮头,争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一九九九年,上海市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失业保险办法实施。
"风雨同舟"又多了一重保险,民生与经济发展共存共荣,一棵大树的根与叶紧紧相连。
二零零零年,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变成了"创意仓库"。
老旧的建筑建筑起新的创意,历史的背景里开出了艺术的鲜花。
二零零一年,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正式开工,上海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又多了一个亮点。
以四百三十公里的时速,在世界商业运营上划出一个新的时代。
二零零二年,国际质量认证ISO900,国际安全质量认证UL、CE,给予中、小企业50%费用补贴。
企业的质量保证有了资金上的保证,政府为质量大厦添砖加瓦,可圈可点。
二零零三年,崇明越江工程批准立项,临港新城开工,又一批蓝图将变为现实。
上海的开革开放不仅仅要有腾云驾雾的能力,还具备翻江倒海的魄力。
二零零四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宝钢集团、上汽集团冲入世界500强 ,戴上了财富的皇冠
上海既是中国的上海也成了世界的上海,既是中国经济的前沿也成了世界经济的前沿。
二零零五年,上海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名列全国第一。
科技成了经济建设的翅膀,上海在改革的风浪中振翅飞翔,越飞越高,气冲霄汉。
二零零六年,上海洋山深水港二期竣工三期开工,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对面的朋友看过来,这里世界真精彩,世界拥抱着我们,我们拥抱起世界。
二零零七年,"两新"组织有了长足的进步,党建工作不断发展,"支部建在楼上"的经验进一步推广。
经济工作有了纽带,连成一个共同的平台,党建促经济,经济促党建。
二零零八年,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举行,奥运精神进一步弘扬。
理解、友谊、团结、竞争,相得益彰。上海,一首没写完的诗,在改革开放中创造出许多崭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