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养生多吃这“三宝”
1.生姜
它绝对是厨房必备之品。姜性温,属于阳性食物,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过食生冷蔬果、冷饮所致的肚腹受凉及暑月感冒。对于长期脾胃偏于虚寒或寒湿较重、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的人群,或是好吃雪糕、冷饮且经常待在空调房里者,适当吃点姜可以温胃健脾、化湿和中,减少肠胃的不适感。
支招:
平日里,除了炒菜、煮汤、煲粥可以适当加点姜食用,其实姜还可以内外同用。比如,被雨淋湿了就可以煮一碗姜汤喝,同时还可用姜片煮水洗头泡脚,驱寒正好。
如果外感风寒,怕冷怕风、周身肌肉酸痛,可取一大块生姜,用刀拍扁或切片煮水,再加一勺盐,煮开后放温热后用来泡脚,一般泡个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应避免在发高烧或十分困倦的状态下才行。
2.胡椒
胡椒性辛热,有助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可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平时吃点凉的就胃痛的人,可以在粥面里加点胡椒粉,以温胃驱寒,还可以煮点胡椒鲫鱼汤。
支招:
材料:鲫鱼一条,胡椒6克,陈皮10克,生姜30克。
方法:鲫鱼宰杀清洗,生姜、陈皮、胡椒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半小时,调味即可。
相传李时珍年轻时经常患眼病,却始终找不出病因。后来渐渐发觉年年复发的眼疾,与自己平时特别爱吃胡椒有关。为此,李时珍特地在《本草纲目》中收录胡椒时指出,以示后人。她提醒,阳盛内热、阴虚火旺体质者和孕妇,以及有咯血、流鼻血、便血、便秘、痔疮、高血压、胃溃疡、牙龈红肿、咽喉肿痛、口臭等症者,应禁食或少食胡椒。对于眼病患者,也少吃不吃为妙。
3.紫苏
紫苏也是厨房中常见的食材,芳香性温,有助温运脾胃、化湿散寒。紫苏叶下气散寒、苏梗顺气安胎、苏子降气下痰。不单可以用来入菜如炒田螺、焖鸭,感受寒湿或者遇到胸闷腹胀时,也可以用它来食疗缓解症状。
支招:
紫苏煲粥:取适量米煮成稀粥,加入新鲜的紫苏叶末,稍煮后加入少许盐和香油搅匀即可;还可以加入鱼片之类,增加口感。
紫苏葱姜水:紫苏叶12克,葱白4条,生姜4片,大火煎煮后放温热饮用,感受风寒、喷嚏连连、鼻流清涕、咽痒咳嗽的人群不妨试试。
紫苏茶:取6~8克熟普茶叶,加上两片紫苏,开水泡服,有助消食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