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自远方来
文/韩曰岐
怀着愉悦的心情,迈着轻松的步伐,我如期走进传达室。用不着开口询问,收发老人总是把分拣好的来信顺手交给我。或是一封,或许是两封三封。已记不清起于何时何日,几乎天天如此。

我,如期而来,信,如期而至------收信读信,已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挚友大刚,自幼朝夕相处十几载。三年前毅然南下踏上了经商的征途。十几载如形随影,一日里天各一方。然而“多情”未曾“伤离别”,不几日便有鸿雁传书至。以后的日子,自然是书信频频传千里,路途迢迢如咫尺。新春伊始,喜讯传来,大刚在深圳开了一家公司,成了老板。开业以来效益颇佳。信札读毕,我遥望南天,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大刚心想事成!

同学王兄,师专数载,感情极是深厚。自毕业分手,迄今未曾有缘相晤一面。然而小至购物置衣,大到调资升级,事无巨细,皆因书信为“媒”,竟能及时详知。上月来信忽报,因教学工作突出,王兄被评为“国优”教师,教师节前即赴京参加表彰大会。手捧信笺,我简直“得意忘形”,那“国优”的美誉似乎降临到自己头上。

学生小齐,自三年前考上北京一所著名大学至今,从未间断与我联系。积于今,他的来信不下三十封。今年小齐毕业在即,他响应祖国号召,想去边远地区。来信托我做其父母的工作。我欣然当了小齐的“说客” ,居然不辱使命,成功达成小齐意愿。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远方的来信曾经数次挤满过抽屉。没当盛不下时,我便经过一番精心的包装设计,为它在书橱上争得一席之地。
几乎天天都有书信来,几乎天天都有好心情。书信传递着信息,书信缩短了距离:书信沟通着心灵,书信培养了情谊。虽然书书信的行文不乏错字病句,书信的内容不乏尘俗之事。但偶而没有书信来的日子,却怅然若失。 有信自远方来,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9.05.16
注: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被称为“鸿雁传书”的纸质书信差不多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然而重温二十年前那段“几乎天天都有书信来,几乎天天都有好心情”的时光,一种特有的温馨又涌上心头。恰逢文学原创《滨州头条》问世,应主编邀请,特将二十年前在滨州日报上发表过的一篇题为《有信自远方来》的“豆腐块”再做整理,呈给各位文友,以期共同回忆那段美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