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中国古代第一位皇帝,也是古代帝王中最有争议性的一位皇帝。修建长城、修建阿房宫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他使文化统一、文字统一、思想统一。纵观其一生的贡献和历史成就,也是令后人感叹!

秦始皇当上皇帝后,经过了四十余年,才在骊山找到了宝地。为了满足陵地依山傍水的条件,不惜耗费人工财力,专门命手下开凿了5条大河,被现在的人称为五爪金龙。秦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这也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今天看来,有比较可靠记载的封禅泰山,就是始于秦始皇,公元219年,秦始皇从河南进入山东巨野地,由西而东,到达今天邹县邹峰山,在邹峰山上刻石纪功,随后由南而北到达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天神的功绩;在泰山脚下的净地上祭祀地神,报答地神的功绩。

秦皇陵俯瞰图
据传,秦始皇在李斯等人的陪同下登封泰山,君臣一边走一边闲聊。至山呼门,臣民高呼万岁之声,在山间如春雷滚滚。始皇帝高兴异常。
一边说着,一边就过了望天门,站在大天烛峰翘首南望,壁立千仞,奇峰插天,松涛轰鸣,云雾缭绕。真乃是山河壮丽,万千气象啊。而脚下,正好峰回路转,李斯紧随身后,君臣二人又驻足赏景。见始皇帝沉思不语,李斯开口说道:“陛下艰苦卓绝,毕统一之功于十年之间,如今大好河山尽在掌握之中,社稷有幸归明主,斯民无虞享太平啊。”秦始皇却答非所问,对李斯说道:“都说这泰山是最大的山,故而又称太山,爱卿觉得这泰山到底大在哪里呢?”李斯稍一沉思,答道:“臣以为,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秦始皇又问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爱卿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李斯又说道:“老子的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最善良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秦始皇不禁点头称是:“寡人理解爱卿的良苦用心。爱卿放心,这些都是此次寡人封禅泰山的应有之意啊。”

秦始皇的都城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附近,距泰山千里之遥。尽管当时秦始皇命令全国修建了驰道,但是坐马车长途跋涉也是相当艰苦。秦始皇东巡,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禁其所异,褒其所同,在强化华夏统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始皇东巡泰山,为以后帝王封神开创了先例,可以说,之所以有辉煌的泰山文化,秦始皇有开山之功。
秦始皇封禅泰山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秦始皇的封禅活动将原始简朴的泰山封禅说改造成政教合一的受命就职典礼,扩大了封禅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封禅大典的神圣性。其二、封禅泰山使秦王朝的宗教完成了由多神崇拜(如秦的四帝祭祀)向一神崇拜的转变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其三,秦始皇的封禅活动拉开了齐鲁文化进军华夏继而独霸天下的序幕。如果说,五德终始理论为秦始皇认识齐鲁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秦始皇的泰山封禅活动则着实架起了一座齐鲁文化通向全国的桥梁。而后秦始皇的出游多次留连往返于齐鲁大地,初步品尝了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客观上扩大了齐鲁文化的影响,促进了齐鲁文化向华夏大地的传播和渗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齐鲁文化统治汉代思想文化界打开了通道。

这里有座山,吸引着帝王百姓登临朝拜;这里有条河,流淌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里有座城——泰安,融汇古今正以其博大胸怀接纳八方游客;泰山脚下有场“封禅大典”的演出,正还原着历史的磅礴……?
“一张门票、一段历史”。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不仅仅只是一场大型演出,它还是一段穿越华夏五千年文化的故事,一种历史情怀,更是一种品牌力量!

携游天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邀约您:带上家人、朋友,一起看泰山实景演出,感受穿越到远古时代,体验华夏先人的胸怀……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旷世盛宴
是一场与泰山封禅文化零距离接触的十年之约
来吧,亲爱的小伙伴们
我们在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不见不散

携游天下邮箱:xieyoutianxia@126.com
网站:http://www.xieyoutx.com
携游天下有你更精彩!欢迎各位家人们踊跃参与,只要是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且能服务实体发展的项目……我们统统需要!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宝盛广场汇金街3栋2-07
电话:0538--6050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