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尾 文/秦博
南风频吹,撩着渐盛的热,街上人四时不定的穿着,干燥起来的沥青路沐浴着热的骄阳,一切都宣布着初夏的脚步真的来了。
谁去在意巷尾那个身影,雕着皱纹的脸时常让我忆起历史书中有个五十年代,但是,我路过小街却不由自主向他暼一眼,因为对那个年代略有好奇,也或许是喜欢历史课的缘故吧。
他是鞋匠,还有些老了,并且还顶有鲜明的点点事例。在偶听买菜家长们聊天时,有人提起过他的话题,比如某次因看不惯旁边的摊主缺斤短两而在吵架时揭人家短,再如某人来修鞋时不知怎的就让他破口大骂。这些回骂得还都是女人。反正类似一些事让周围小区的人们渐渐对他有些了解,去修鞋时有人刻意谨慎或者赔些笑脸,再有些中年以上的女人偶尔会拿着咸蛋、水果送他。生活到底不能离开修鞋的行,小巷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修鞋至今,算起来也快十年了,除了不好的天气,他基本不跟老天缺勤的。
其实,老鞋匠也是顺毛驴,有些漂亮小媳妇来修鞋,说点软话,他服务态度超好,甚至会夸夸其谈起来,猜不懂他的风格。每次我步行过他的摊位,尽量匆匆而过,而且也不看他,更不跟他搭讪什么,大概那句听别人说的他是驴脾气让我很反感吧,根本就没说过话,也无有个远近仇怨,莫名其妙地不喜欢一个人,的确莫名其妙。
他有时也会吹点牛,说甚家里啥亲戚是市长高官啥滴,尽管谈起来会两眼放光,但是终归还是给些闲舌人整点谈资而已。
生活就这么过着,每天随着太阳的起落而进退着身影,这么条小街,不知道他与它到底谁更有年纪。
直到有一天,我有了新的认识。其时,一辆电动车撞了过路行人,车主骑车逃跑,老鞋匠神奇的看见了,大声呵斥,但那人到底跑得更快了,此事未晓下文,但老鞋匠愤怒的呵斥让我起敬,倒是榨出我衣衫里的小来,好有惭愧。之后,再行经他的摊位便觉得亲切了许多。
老鞋匠的生意慢慢比以前好了呢,我想那些人和我想的或许一样吧。见过很多修鞋匠,从来没有过这样特别的感觉。

作者:秦兆杰 笔名:秦博 凤凰诗社上海阵线入驻诗人,作品见于《凤凰诗社》、《水仙花诗刊》等平台。诗观:学而思,然后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