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
宋殿儒
春天来临,万物勃发,而勃勃生机的大自然里,人文教育意识也从冬眠中伸展枝叶,渐而绿草芬芳起来。
那天带孙子郊外春游,顺便采撷一些春野菜蔬。因而就提前让上三年级的孙子做了些认知荠菜,白蒿,麦苗菜等山野春菜的知识。
孙子是个很好奇的孩子,记性好,也机灵可爱,富有善心。在我专心地采撷春野菜熟的时候,一时疏忽,忽然抬头就不见了孙子。漫漫山野田园,虽有一股勃勃生机的温暖之气,但却仍然存活着一些坑坑洼洼处的残冰剩雪,万一孙子跌到什么地方咋办?心急之下就急匆匆四处寻找孙子。可是,忽然在一个低洼田埂处发现了孙子在同一位农村的女孩子说话,还很有点儿津津乐道,且倾听者也如饥似渴的样子。因然我就悄无声息的蹲下身子听他们说话。
“小哥哥,你知道的真多,以前我只知道荠菜好吃,可以做荠菜饺子,荠菜馍馍和荠菜糊涂饭,从来还不知道荠菜还有那多名字和用处……”
“其实,我知道的也是从爷爷那儿学来的。我们老师教导我们说,学生也要做个传授知识的‘小先生’,把自个儿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人,这是做人的好品质。”
“哎!我今后也向你学习,不过我知道的你可能不知,比如我篮子里的‘小狼娃”你就不一定知道了,它可好吃了,可以直接吃,给你吃一棵尝尝味道……”
“呀!这真的是好吃极了,甜脆甜脆,还隐隐的有点香味,我从来没吃过这种东西。哎,它咋叫‘小狼娃’呢?”
“我妈妈说,它还有个名字叫茏葱,俺村人叫它‘小狼娃’,是因很古的时候人丛狼窝中发现了它。妈妈说可能是狼春天里生娃,没吃的了就从土里跑这种东西喂娃儿……”
“哎呀,你知道的真多,向你学习……”
就这样,我在两个陌生娃儿的知识交流中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一幕使我想起了我中学时的张老师。
我上中学的时候是个生活极度困难的时期,教语文的张老师因为家庭困难,常常在冬天里不穿棉衣。刚开始同学们不知其因,只知道张老师有个爱跑步锻炼的喜好,即是上课前一分钟,他也要跑得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后来才知道,张老师冬天身上最多穿过八层内衣,这些内衣,都是妻子、儿子、女儿和老人们穿剩过的烂内衣。张老师节俭,不是没有理由,一是他做人简朴,二是他家里还义务养着三位没有亲缘的孤寡老人。
如此品高的张老师,在教学上更是有着自己的一个教法。
张老师教书育人,育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且看中的是社会传承的普惠价值。张老师几乎每周都要求我们到社会中做次“小先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一个或更多的人。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目不识丁的人,因而我们所学的知识就经常变为那些不识字人的晴朗天空。我们同学中,在做“小先生”的时候,有的是教自己的父母,有的是教村里的乡亲,有的是利用郊游或课外活动教那些陌生的人。我们做完这样的“小先生”后,张老师会不定时的抽查我们的“小先生”笔记,有很多时候张老师还开设“小先生”课堂讲评,从做“小先生”的社会实践中交流体会和见识,使我们不仅牢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更加有了心中的成就感和对知识追求的社会自信心、责任心。
由于张老师的社会普惠教学法让我们牢固的掌握了书本以内和书本以外的知识,所以在国家回复高考的那年,我们班的百分子80以上的同学都一举考取了大学,获得了人生一份幸福美满的答卷。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很多地方,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还沉湎在填鸭式教育的误区,老师们费了很大劲,家长也急得受不了,学生也负载的喘不过气,而结果却很不合人意。这其实并不是个学生用功不用功的问题,而是作为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的走向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上中学的时候常常把一些古诗词背的滚瓜烂熟,可是当作“小先生”给他人讲的时候,就紧张的不知所以然了,为了能在做“小先生”中知其然和所以然,因而我就会暗地里下功夫,去了解记忆诗词的意境,背景和意义。这样一来,我的知识就飞了跃,就很牢靠的记在了心底。
做“小先生”不仅是一种普惠教育法,也是一种知识记忆法。你背诵十遍,不如给别人讲述一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是一个普惠教育的典范师长。他在做教育的时候就秉承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引导学生为社会做贡献。他推行过“小先生制”。他经常动员自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教社会上读不起书的穷孩子,鼓励他们做“小先生”,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领悟和体会到为他人带去知识的快乐,陶行知曾多次为自己的学生组织了交流座谈会。会上,很多学生都分享了自己做“小先生”的故事,陶行知也认真聆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并时而插话、提问,赞成学生观点时,他就微笑着点点头,不赞成时,他就绕个小圈子来纠正。
有一次陶先生听到一位学生讲自己如何教一位拾荒孩子认字的故事,陶先生听得格外认真。当学生讲到一边帮拾荒的孩子干活一边教他做算术时,陶先生问道,“你这样累不累?”这位同学摇摇头说:“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太苦了,我要帮助他。”陶行知当即就激动地掏出手帕,擦擦自己的眼睛,好半天才说,“在你们身上,我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从你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我为你们做表率,你们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发自内心地爱祖国和人民。”
一位合格的老师,首先是心怀他人、祖国和人类文明责任的,做“小先生”的实践型普惠教育法也许才最管用,才真正是一条让学生既牢固掌握知识,又爱人,爱社会,心怀天下的成才大道。
春天来了,我们做师长和家长的不妨让孩子们多做做“小先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