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癖——学驴叫
文/杂谈
在我国古代,百姓们大多贫困潦倒,每天都想着如何来维持生计,所以娱乐的方法更是少得可怜,哪怕是皇室和贵族,享乐的方法也没有我们现在人多。但是就在这少的可怜的娱乐方法之中,竟然还有听驴叫这个艺术,而且还有很多人为之痴迷,也可算作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时代。就是在魏晋时期,就流传着一个说法,很多人听到了驴的叫声,就如同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一样,而且相当的痴迷,中毒很深。在这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他就是建安七子之一中有名的文人王粲。王粲这个人满腹绝伦,十分有才华,但是却有这么一个喜欢听驴叫的癖好,这也是应了当时这个时代。

也就是在曹氏父子当权的时代,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都非常喜爱文学,也都具有一定的建树,被誉为当时的领军人物。而在古诗当中所提到的铜雀台,就是曹操命人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有名的文艺青年用来活动的地方。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魏国做了皇帝,虽然身为皇帝,但还是与建安七子经常来往联系,大家坐在一起饮酒作诗卖弄文学谈天谈地,十分的快哉。在这些人当中,王粲在文学的造诣上绝对是执牛耳,他这个人不仅幽默风趣,而且才学渊博,又十分有气质。但是他有一个怪癖,就是每到她非常高兴的时候,他就要学驴叫,而且叫的非常像。这时大家就会捧腹大笑,久而久之王粲就经常成为大家聚会时的闪光点。

王粲这个人非常的聪明,而且他的记忆力非常强,可以算作是过目不忘的那种。有一次他和朋友看到路边有碑文,就去阅读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的朋友们问他是否可以背诵下来。于是王灿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刚才看过的碑文从头到尾朗诵下来,竟然一字都不差。而且他才华横溢,可以做到下笔成章,一点都不用修改,因此也被有些人怀疑是事先准备好的。

说起王粲的一生,其实是比较令人惋惜的,因为他本人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有20年都是活在了疾病之中。因为患病所以他和张仲景的关系很好,张仲景通过自己的医疗方法,发现王粲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竟然有“麻风病”的隐患。所以就提醒他要早些的治疗,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等到40多岁,眉毛脱落,就会死去的。王粲听了之后,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而且有文采又高贵,不可能患有疾病,甚至还埋怨张仲景给他开药吓自己。过了一段时间后,张仲景发现王粲的病情更加的严重了,就又提醒他,让他珍惜自己的生命。王粲依然我行我素,最后果然死在了麻疯病上。

对于王粲的死,曹丕最为难过,他认为这是文坛上的一大损失。于是就为王粲举办了一个比较隆重的葬礼,而且曹丕本人亲自带着许多的文人一起去参加这个葬礼,并深深的缅怀。就在王粲的墓前,曹丕发话:我们这么多年的兄弟,那些客套的话,我也就不必说了,王兄生前最喜欢听驴叫,也喜欢学驴叫。就让我们所有人,为你学一次驴叫,来送你入土为安。于是乎,曹丕带头学驴叫了起来,接下来文人也开始学驴叫了起来,然后在场的其他官员,看到皇帝都开始学驴叫,于是也开始学驴叫。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大片人,此起彼伏的学驴叫,而且叫的五花八门的,王粲就是在这一片驴叫声被安葬了。

可能这就是当时的潮流,不过这种很随意,很自由的心态,还是会让大家接受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