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亲花是萱草花

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别名众多,有 “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其中有一类是可以食用的,这就是人们熟悉的“金针”、“黄花菜”。英文中称萱草为“虎百合”
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诗经》有云:"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唐宋年间,民间种植萱草很普遍,通常种植于住宅的后庭。后院常是眷属与母亲居住之地,是处于整个住宅的北部,所以母亲又有"北堂"或"萱堂"的代称,人们为想念母亲而尊萱草为母亲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历代文人常以萱草为题材咏吟母亲,歌颂了母爱。现摘录一部分,以飨读者:
唐孟郊《游子诗》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元王冕《偶书》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宋苏东坡《萱草》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枝,
葶葶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宋朱熹《萱草》
西窗萱草丛,昔日何人种,
移向北堂前,诸孙时绕弄。
我的母亲,正如历代文人所咏吟的那样“从来占北堂,雨露借恩光。”“葶葶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愿母亲天堂安好!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