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趣味的人
杨晔
做人有趣味,人生才不单调。何为趣味?可是大有学问。
“ 趣”,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使人感到愉快。
有人为我独尊,从不顾及他人感受,有人打着心直口快的旗号,专挑别人的痛处戳,这些人不仅无趣,还很不知趣,所以经常自讨没趣,甚至让人生厌,所以往往人们总是敬而远之。 与人相处语言风趣,甚至妙趣横生,常化别人尴尬于无形之中,甚至妙语连珠把沉闷压抑的气氛活跃起来,这样的谈话就会轻松愉快,不仅让人舒服自在,还是满满的正能量,人们自然喜欢和这样的开心果相处。
自己独处,兴趣不减,甚至雅趣独享。静坐一隅,品茗听曲,欣赏熟普的颜色在水里氤氲,渐渐地染成酽酽的茶汤,耳畔回荡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曲调,心境俨然身处世外桃源的山水之间,这不仅仅是兴趣盎然,更是难得雅趣。要么揣摩行云流水般的书法的意境,要么静静地看看温软的文字。能从独处中感受清欢的趣味可非一般人,这其中的妙趣已非文字能表达。如是偶尔这般,自是兴趣颇佳,雅趣宜人,倘若是常态,那可就是情趣,投入感情的趣味可非同小可,因为兴趣是一时兴起的趣味,而情趣可是浸润到骨髓里的趣味。
美学理念里提及“趣”多指审美情趣。这个情趣是指较稳定的持久的趣味。有趣味的人能产生有情趣的作品,也只能有趣味的人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正是因为趣,创作者和欣赏者才能产生共鸣,正如钟牙子期共有仰高山听流水的情趣,所以伯牙在琴弦里拨弄出巍峨高山,洋洋江河,子期能在琴音里读懂他的心思。正是“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不禁舍琴叹曰“志想象犹吾心也!”
作品有情趣不媚俗,赏者有品味不低俗,趣味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达到契合,这才是最好的志趣相投。否则。对牛弹琴,就会暴殄天物,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久之成为情趣,而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情趣。但是生活中的情趣也大相径庭,我们提倡高雅向上的志趣,而不是低俗无谓甚至下流的情趣,那样不仅毁了三观,甚至使人生走向错误的方向,所以做人当有趣味,但不能沉迷低级趣味,亦不可沉溺低级情趣,
“趣”是由“走”包含“取”字构成,《说文》释义为从走从取,快步趋之,必有所取。《史记》里“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这里的“趣”就是主动获取的意思。此外,“趣”字在古语里通“促”,即督促,催促的意思,如《周礼·县止》里的“趣其稼事”《史记·陈涉世家》的“趣赵兵亟入关”。它还有赶快从速的意思,如《明史·海瑞传》的“趣执之,无使得遁”。
可见“趣”这个字实在是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我们感兴趣的视为情趣甚至看做乐趣的,都是我们心向往之,主动追求之,甚至督促自己赶快付诸行动追求,久之必定有所收获。
“趣”字就是行走的人生,督促自己不断获取的就是在“趣”中不断提升,不断有所收获。做个最有趣味的人吧,让沿途的风景和你的梦想相映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