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王永学摘苹果
于公谨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或者是经历的事情,都像风景,看上去很美丽,也可能会耐人回味;而有些事情,则是像臭河,发出着令人作呕的味道。这有些让人很不舒服。这里面愿意是多方面的,也很有可能并不是哪一个人的错,只是很多人的思维,让人有些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心,而且是很难受,卡在喉咙,上不上,下不下。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很多人都会看到,只是却没有办法说出来,也没有办法表达出来,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情。
很多年前,那个时候,我们家里还是住在农村,有着果树,还有玉米地,等等。很多人都重视果园,毕竟果园是一大收入,而不是简单的收入;虽然是几百元,就在今天看起来,只是零零碎碎的几个钱,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笔“巨款”;所以,很多人都是摆弄着果园,都会好好地收拾着自己的果园。大家也知道苹果成熟是需要一段时间,而不是说成熟就会成熟。在付出劳动之后,用汗水浇灌的结果,就可以看到那些苹果,在发出微笑。
一般来说,苹果在十月初开始采摘,并不是说越晚越好,而是可以让苹果长大一些,味道变得更加鲜美。通常情况下,我们说,苹果的成长,尤其是最后时间,是很重要的。这是正常现象。霜打的苹果,都是格外香甜。这几乎是可以说,就是一种常识。很多农人都是希望苹果能够在树上多待一段时间。在每一年的寒风到来之前,摘下苹果就可以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还有,我们这里是辽南,土特产就是苹果,就可以知道我们的苹果是怎么样的好吃。
让苹果在树上待着,几乎可以说,这就是一种理想,一种几乎是不可能会实现的理想,总有个别人,会想不让苹果待在树上。果园里的苹果树,几乎都是承包到户,一户挨着一户;很多人为了不让苹果丢失,就开始看着苹果;白天收拾庄稼,夜里看苹果,目的就是以防万一。白天是不太可能会丢失,毕竟是众目睽睽之下,看到那些人的偷到行为,是有些冒天下的大不韪;也有不看,只是那样放着;毕竟是看苹果的人太多,所以很多人都是会趁机“偷懒”;同时也会说明,他们对自己的乡邻的信任。这是好事情,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问题是,总是有人会去摘苹果,比如说王永学,几乎是每一年秋天,他都是第一个摘苹果。很多人都开始惋惜,甚至有人还在山上收拾庄稼,听到了王永学摘苹果,只能是立即放下自己手里的活计,过去摘苹果。知道苹果还会长大,还会经历寒霜,才会变得更加好吃,却也只能是摘了。毕竟留在树上,就会让很多人惦记。从这一点上看,王永学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即使我,年纪很小的我,听到了,也感觉到是吞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心,何况是大人?
王永学这个人坏吗?好像是不坏。为什么要这么做?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只是知道他对别人的不信任,才会引起很多麻烦。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想到了王永学的行为,就感觉到有些不适应,还是觉得他的行为,让人感觉到吞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心。而经历的事情多了,有多少事情,都是这样,像是吞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心?

